第620页

关城上断壁残垣,风沙漫漫,一面大宋龙旗歪斜在关城上,经历了太多风吹雨打,原来红色的大旗已经褪色成灰褐色。

“这是怎么回事?谁将我大宋的龙旗插在这的?”

一个士卒上前来答道:“种将军,这事小的知道,平定河西时,杨大学士曾来此处祭关,当时小的就在场。祭关时杨大学士命人将大宋龙旗插到关城上,告慰在此付出生命的先烈,说我汉家男儿回来了,今后,先烈们不再是异域他乡的一堆枯骨,今后,他们将重新躺在我汉家的土地上。”

西风怒号,沙尘卷扬,种建中身后的这些士卒,很多就是当初追随杨逸西征的老兵,想起杨逸曾在关前洒酒拜祭,高喊“生为汉家人,死作汉家鬼,英灵不远,佑我华夏”的情景,许多人的眼睛不禁为之湿润起来。

这里是华夏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身后一千士卒默默无言,只有战马在西风里长嘶着,虽然他们刚刚剿灭了一百马匪归来,但这怎么能和追随杨逸西征时的峥嵘岁月相比呢;

每支善战的军队必定有一个军魂,种建中知道,杨逸虽然回京了,但他依然是这支百战精锐的军魂;

从他们沉默的神情,湿润的眼眶就知道,那场势如破竹的西征,以及杨逸无法比拟的个人魅力,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不管是谁,都无法再取代杨逸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杨逸平定西夏,讨灭交趾,他的功绩放在大宋朝,已经无人出其右,这些卒士见到这面龙旗,怀念起杨逸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种建中自己何尝不是受惠杨逸良多,还有堂兄种朴,现在已经升为兴灵路经略安抚使,无不是受惠于杨逸。

他没有去和杨逸攀比的意思,杨逸就象一颗无比耀眼的彗星,谁去和他攀比,只会被映衬得无比惨淡。

种建中感慨万千,突然大喝道:“来啊,将关上的龙旗从新插好,另外,加插上一面新旗,传本将令,今后此关每月都要派人加插一面新的龙旗,好教战死西北的汉家先烈知道,我大宋永不会放弃他们用热血浸润过的这片土地。”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