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两人正聊着,萧忆将一个三十岁上下的黑衣男子匆匆带了进来,杨逸竟是不认得此人。

那人一进门,先扫视一眼赵偌,然后对杨逸抱拳说道:“杨大学士,小人有要事并报。”

他只称小人,却并不报上身份,如此神秘,杨逸便大致猜测到此人的身份了。

他对萧忆和赵偌说道:“萧先生,你先带赵小王爷去侧厢用餐吧,我稍后再过去。”

赵偌这下子不敢胡搅蛮缠了,随着萧忆很快退了出去。

“请杨大学士恕罪,小人名叫应谨,乃职方馆派驻堤上的负责人,马知事有急报传来,让小人即刻通知杨大学士。”

为了防止参加治河的二十万西夏俘虏串联造反,职方馆在俘虏中一直就安插有间谍,随时掌握俘虏的异动,这些人身份一向很神秘,杨逸刚才就已猜到了一二,是以毫无不惊诧。

只是马汉卿这么急着把情报传过来,说明事情一定不小,这才让他担心。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回杨大学士,二十天前,大理国相高泰明突然患上一种怪病,自此昏迷不醒,高泰明第四子高明清年前刚刚封于统矢府,他怀疑其父高泰明是被人下毒陷害,率五千兵马回大理城,随后不久,又率兵冲入大理皇宫,逼大理国主段正淳交出凶手;

段正淳不堪受辱,直斥高明清,双方起了冲突,死伤近百人。最后高明清之母及时赶到,制止了高明清进一步的行为;

此事让大理举国震荡,第二天大理国主段正淳传出旨意,声言要将王位传予段和誉,自己要出家为僧;

随后传来高泰明长子也率部从封地威楚府匆匆赶回大理城,如今大理局势微妙,大有一确即发之势。

昨天段和誉也已经匆忙离开东京,日夜兼程往南行,从段和誉走的路线判断,马知事认为他很可能不是回大理,而前往广南宜州,望杨大学士及早思量对策。”

听了应谨这番话,杨逸差点坐不住了,虽然强迫自己坐在位置上没有动,但心中如浪潮一般起伏难定,真他娘的是八十老娘倒绷孩子,邪门了!

他沉声问道:“还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