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页

“这么多?章相公有何说道?”

“咱家听说章相公也曾对人斥宁国公您行事鲁莽,不计后果,瞧得出章相公对此事也是心存不满呢,太后为了宁国公这事,那是操心劳神,夜不能寐;

好在有罗城、刘海等人在极力为宁国公您辩护,一口咬定宁国公您是追击辽国残寇来到西域的,不算擅自用兵;

可话说回来,宁国公您也真是的,照咱家说哇,有了平定辽东的大功,您安心回京等着封赏就是,何必受尽千辛万苦,跑到西域来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如今百官弹劾,虽有罗城等人帮着辩护,可连咱家也看得出宁国公您追剿辽东残寇只是个借口而已,您说说,朝中那些天杀的言官肯就此罢休吗?

宁国公您还是遵旨赶紧回京吧,要不然那些人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国公您呢。”

李四喜这一通唠叨下来,虽然没有涉及太多的细节,但大体上和杨逸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了。

李四喜管的是翰林画院,这个部门不涉政事,只是用来培养宫庭画师的,想来其中许多细节怕是他也无法得知,事情只怕远远没有他说的这么简单。

不过杨逸倒也没太担心,官场有官场的潜规则,有些事明知不对,但只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名分,或者说借口,你就奈何不了。

象这次杨逸兵发西域,现在谁都知道他是谋划好了的;

但有了追剿完颜娄室这个借口,就可以糊稀泥了;

至少想直接把僭越的大罪扣到杨逸头上,缺少足够的法理。

这件事情真正的可怕之处,是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之心,今后另找理由收拾你。

而别人最害怕的这一点,恰恰是杨逸现在无须担心的,刘清菁那儿不说,赵捷被他培养得还不错,小家伙从小对他形成了一种崇拜心里,言行举止上总是喜欢的模仿他,在赵捷长大成人之前,杨逸不用担心什么。

李四喜还干巴巴地等着杨逸回答呢,杨逸一向强悍,连逼宫的事都敢干,李四喜还真担心他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什么的。

若是杨逸不愿回京,他回去可就没法交差了。

杨逸瞧他面露担心的神色,不禁莞尔道:“公公不必多虑,本官忠君爱国,此心可表日月,官家圣旨已下,本官又岂敢抗旨,只是念在公公一路劳顿,到了瓜州总得歇息两日,等缓过一口气来,咱们再一同返京,也免得公公累坏了身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