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蔡京反对的理由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目前东京城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它很不规则,外城的每一面城墙的长度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风水学上,它已经失去了天圆地方的基本概念,但现在大宋一样繁荣昌盛,可见扩建时,不应太在意这些,而应以实用、节约为主。

从本心来讲,杨逸是认同蔡京这种说法的,但司天监监正莫言随即出来说了句:“太后,目前东京外城虽然不是十分对称,但因其与四周的地脉风水、天上的星宿正好对应,是以我大宋代代兴盛,这也是当初扩建外城时,为何没有建成对称的四边形的原因所在。但如今要扩建,若如蔡尚书所言,只求实用、节约,则原来帝京的风水就很可能被破坏,太后,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啊!”

刘太后一个妇道人家,莫言的话让她心中忐忑不安,甚至想取消扩建的决定,以免万一破坏原本的风水了。

她连忙问道:“莫监正,若按你现在的方案扩建,是否就能确保不会破坏东京原有的风水格局?”

莫言郑重地答道:“太后,此乃关系到我大宋江山社稷千秋万代之事,臣岂敢有丝毫大意,臣夜观星位,再对应东京周边地形,遍查易数,反复推算,才敢下此结论。”

“好好好,这就好,各位大臣可有别的看法?若是没有别的意见,那就按莫监正的方案来办了。”

不管别人有没有意见,杨逸自己肯定是不会出声的了,就连蔡京的嘴巴动了动,也没有再说什么。

莫言的话再明显不过,谁无视帝京的风水,谁就是居心叵测,将来不管有什么问题,你都得承担这个责任;

这个责任谁承担得起?蔡京这种人比较圆滑,他是不会再去顶这个雷的。

又经过了一番讨论,扩建的京城的基本框架就这么定下来了。

杨逸的扩建提举司也可以正式开张了。

礼部,杨逸再次将沈清直、司马伯方、韦德、苏家五郎等人招集起来,宣布扩建工作正式开始。

“现在框架已经规划出来了,东西两面各向外扩出四里半,南北各向外扩出五里半,在这框架内,如何施为就看各位的了。”

杨逸说完,沈清直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前唐的长安城南北长十九里多,东西宽十七里多。现在若按司天监这个方案扩建,则扩建后的东京城南北长不过十八里半,东西宽不过十六里,比唐代的长安城还略微小一些;

而前唐长安城人口最多时也不过五十万左右,目前我东就城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照此下去,再过二三十年,东京城又要面临人口过于拥挤的困境了,大人,机会难得,咱们何不争取一下,一次性把城池再扩大一些,以保百年无忧。”

杨逸想了想说道:“不必了,风水一事,既然司天监已经有了定论,争也没用,另外,本官个人认为,不管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看,城池都不是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