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页

他让载重两三千斤的大车在上面反复碾压,期间还不停地往上泼水,模仿雨天的环境。

几天试验下来,这种大砖无断裂、无下沉,地面始终能保持原有的平整,顺利通过了验收。

于是杨逸上表,请求朝廷加开砖窑,专司烧制这种大砖。用这种大砖铺路好处有几个;

一是这种大砖比凿石容易,可以加快工程进度;

二是这种大砖规格一制,铺出来的路面更平整,更美观,将来路面坏了,更换起来也更方便;

三是青石条铺的路面走多了会变滑,特别是雨天人马行走其上容易滑倒,而用大砖铺成的路面不管你走多久,都不用担心路面变滑。

四是在酷热天气时,青石板路面极为烫热,若是全铺成青石板路面的话,加上城中人口众多,会进一步加剧城内高温。而这种大砖有一定的吸水性,天气再热,它也不会显得太烫人。

杨逸把铺大砖的好处一一罗列在奏疏上,朝廷很快就通过了他的申请,派人到城外加开砖窑烧制。

城内的第一环道在加紧夯实下层路基,因为一环的道路是沿原来的内城护城河建的,护城河两则各有六十米宽的路面,沿河一侧有五米宽的牙道,还要加砌一道护栏,以保行人安全,现在护栏也在加紧砌着。

扩建提举司里,沈清直、司马伯方、苏秀、韦德等人一起走进杨逸的签押房,众人各有分工,但今天却异口同声地向杨逸提出一个问题:人力不够用。

沈清直当先开口道:“大人,咱们手上只有六万劳力,目前有四万人集中在第一环道的铺设工作上,只有两万人用于外城墙的地基挖掘,由于人数太少,进度极为缓慢;

将来外城墙修筑时,墙基的大石条要人运、墙砖、三合土的运送、砌砖、夯土都需要都大量人力,光这几万人,这工期要误多久?

再说了,现在农闲时节还好,一但三月过后进入农忙时节,恐怕这几万劳力也无法保证,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就给咱们几万人,真是处处缺人,处处受掣肘,工期拖得越久,耗费的银子越多,以对民生影响也越大。”

司马伯方接着轰道:“大人,现在正值冬季农闲时节,京畿周边人口密集,就算再征调一二十万人也不成问题,大人,下官不求二十万,你再给个六万就行了。否则这么多情事,下官真是无从下手啊。”

杨逸想了想说道:“这事就由我去政事堂磨嘴皮吧,具体能要来多少人力,现在我也不敢保证。不过,你们也自己想想办法,看看如何节省人力,而又能把事情办好;

比如本官觉得,外城的墙基挖掘可以放到后面,先把外城的护城河挖出来,这样一来,今后许多物资就可以用船从汴河、五丈河、蔡河、惠民河直接运到外城的每一个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