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页

有钱能使鬼推磨,正是由于商社收购价格开得高,农户才争相种植,使得大宋的棉花种植得以迅速铺开。

去年种植棉花的百姓大赚了一笔,可以预见,今年棉花种植定会成倍的增加,而收购价肯定会有所下降。

总的成本降下来了,棉布才能成为普通百姓的消费品了。

看到棉纺厂没什么大问题,杨逸便没在雍丘多留,用了些膳食之后,一行人再次登船,沿汴河南去。

京畿一带各项政策落实得比较好,杨逸是不会在京畿附近州县浪费表情的,要等过了应天府后,杨逸才会弃船上岸,真正开始此次的巡察工作。

汴河其实就是隋炀帝开掘的通济渠,如今在这条烟波浩瀚的河流上,舟船如织,日夜往来不停,两岸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城镇林立;

最有特色的是沿河两岸尽是古柳成荫,当年隋炀帝开凿出大运河后,命人在两岸遍栽杨柳,行船河上,满眼风景如画。

清娘靠于船舱的小窗边,凭江风吹拂着额前的发丝,看了一会儿风景,回过头来对杨逸笑道:“杨大哥,据史书记载,汴河的前身乃战国时的鸿沟呢,春秋之时梁惠王欲称霸诸侯,从安邑迁都大梁,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

到魏国占据大梁城后,曾在黄河圃田开凿一条大沟,引黄河水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用于农田灌溉;这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了;

世事沧桑,白云苍狗,如今想来,着实让人感慨,当年刘邦项羽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隋大业之后,却成了沟通南北的枢纽;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赖供给。天下诸水道,莫此为重。”

杨逸看看汴河上繁忙的景象,笑道:“清娘,经你这么一说,杨大哥突然什么也不想做了。”

“这是为何?”

“一个人,放到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是如此的渺小,再怎么苦心挣扎,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浪花,何苦来哉!”

清娘坐到他身边来,满带温情地说道:“杨大哥不是小浪花,你是推动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的滔天巨浪,古今名臣之中,韩信卫青,略输文采,房谋杜断,稍逊风骚,如杨大哥这般,集文武大成于一身的还真不多……”

清娘说到这嚅了嚅嘴唇,没有说下去,杨逸已猜到她想起谁来了,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集文武大成于一身的人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曹操,在文学方面,曹操等人俊爽刚健的诗风被喻为“建安风骨”,是华夏文学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