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苏凉才有机会跟张天成说上话:“主任,咱们的项目,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张天成愁的不行,一边吃饭一边叹气:“这事儿怪我,就不应该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苏凉耐心听着,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这个生物晶体材料研发的项目其实是个长期项目,但是分为三个阶段,苏凉在的这第一年,就是第一阶段,是应投资商要求,研发一种新型的生物功能性晶体材料,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后续的二三阶段,才是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

而原先的投资商也答应,在完成人工关节新材料的研发之后,会继续给予后续的资金支持,直到项目全部完成。当然,好处就是,他具有新材料专利的优先购买和使用权。

苏凉恍然大悟,他们这个项目组何止是穷啊,这根本就是毫无分文,拿技术换投资。

“立项的时候,没有拨款吗?”

张天成叹气:“这是两年前一个项目的延续,国家很看好也很支持,但是,这个项目是在港城立项的,所长不愿意转给国家实验室,拉锯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确定由咱们研究所带头继续研究。但是没想到,项目一开始,港城财政就资金紧张,这不就——”

苏凉听明白了,这么大一块肥肉,谁都不舍得松手,但是,穷啊……

“投资商现在是个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苏凉:投资的机会来了!

明景晏:问我了吗?

第20章

张天成说:“投资商是本市的富商闫良文,他是做房地产发家的,近两年开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跟咱们就打交道多了些,这个项目也是因为他拍着胸脯打包票,所长才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但是前几天,本来差不多该给第二阶段的钱了,他突发脑溢血住院了,状态不大好,他几个儿子女儿为了家产都打起来了,哪还愿意给钱?”

明白了……

这种长期项目,一般都是按阶段给钱,毕竟后续研发费用究竟要花多少,谁也说不准。而且,投资商的手里也很难有超过一个亿的流动资金,一般都是一个项目套一个项目。毕竟又不是都像她,靠着大猪蹄子们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