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再放!”

铳鸣声中,以黄来福为首,三千五寨堡将士们,慢慢唱起了五寨堡军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雄壮的歌声慢慢汇聚成一片,远远向天外传去。这是戚继光所作的《凯歌》,此时为大明朝各地军队的军歌,五寨堡也是如此。

一系列的葬礼仪式后,不说五寨堡的将士们得到升华,凝聚力更高,就是下面围观的许多人,都是深深的眼热和羡慕。特别是那些八角堡及神池堡的军士们,更是个个看得眼热之极,这样的待遇,就算战死了又如何?

大明朝的军士地位低下,就算战死了,没有什么抚恤不说,往往还是尸骨无存,或是随便找个乱坟岗葬了,哪有五寨堡将士这么的荣耀?

一时之间,堡内外众人,对于进入五寨堡军队,就更为的向往。就连旁边那个锦衣卫千户杨大为及几个校尉们,看了后都是羡慕不己。

……

英烈园以后成为五寨堡一个神圣的地方,每日香火不断。

接下来,便是将士们的奖赏问题。此次五寨堡军队斩首3150级,不说朝廷,依五寨堡军队定下的条例,每级赏银40两,光黄来福要给出的赏银,就在12万两白银之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就算黄来福今年收入丰厚,但拿出这么一大批钱,还是有些吃力。大姐夫没说什么,三姐夫却劝黄来福,为什么给手下的赏银额数要这么大,你傻啊。当年戚爷爷定下一颗首级赏银30两,那是因为他当时有首辅张居正撑腰,赏银数目有朝廷买单。而你这些钱,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

对于自家大人要出这么多钱,五寨堡很多将士们,也觉得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此次的赏银数额,还是算了。就连黄来福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老婆小妾,众多的舅姑等人,对于要从黄家搬出么大笔钱,都是肉疼。

不过黄来福最后还是坚持要出这笔钱,人无信不立,特别是在军队中,一言九鼎,说过给多少赏钱就是多少赏钱。

最后黄来福依言赏了钱,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军士都有一级的40两赏银,堡内堡外,是欢呼一片,大姐夫和三姐夫,只能感慨小舅子财大气粗了。

战后的经验总结是五寨堡军队必要的课目,各个军官军士们的经验体会,都要汇编成册,供以后学习。

此次五寨堡的火器大显身手,还有大抬枪,在此战中效果也不错,用来打马很好。所以黄来福和将士们都觉得有增加军队中火器手的必要。眼下五寨堡火铳手的人手,约不到军士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后最少要增加到一半。而且还需要有大量火铳的库存。

因此黄来福下令,五寨堡军器坊,从此以后,主要任务就是打制铁甲和鸟铳抬枪,至于刀枪弓箭等物,可以出去买,军服则由五寨堡毛纺厂制作。不过眼下的军器坊中主要矛盾就是,科技发展与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