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根据魏学曾巡视各军营得到的结果,各路平叛官军,普通存在几个问题。

各军中缺少旌旗金鼓,号令不便,指挥不灵。各军中缺少粮饷,粮草供应问题极大,很多军队,经常是断粮一天几天的,军士们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平叛。各军中战马缺乏草料兽医,战马病饿死者过半。作战的利器在于弓箭,然而此时各平叛军中,普遍缺箭。

种种因素,让魏学曾认为平叛不容乐观,能招抚是最好的了。不当家不知柴木贵,身为总督,各路大军都是伸手问他要粮要饷,而叶梦熊等人只会闭着眼睛哇哇叫,不顾现实情况,这让魏学曾很是鄙视。

带着这样的心事,魏学曾巡视了几处军营,不过毕竟是年过六十的老人了,精力有些不济,很快,魏学曾就累了,正想回营休息。

忽然,有一个亲将,急匆匆地过来向他禀报,说是有一只来自山西镇的平叛友军,正往营地而来,看样子,精锐非常。

魏学曾不由惊讶地哦了一声,他这个亲将,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平时眼高于顶,能让他称赞精锐非常的军队,显不是一般的人。他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他随同一干大小官员,走出大营门外,往南边张望,不久,就见旗帜如云,带着一股巨大的烟尘,一个移动的方阵,正往这边整齐而来,虽是缓缓而来,但却声势惊人。越行越近,又有一个让人吃惊的,这只军队,竟是全体骑马,领前的骑兵们,更是人人身披铁甲,就是身下的马匹,也是披着镶嵌铁叶的棉甲。这样的装备,就是镇城下的平叛大军中,也是不多见的。

看得出来,这只军队兵强马壮,确是精锐非常。魏学曾虽身为总督,手下领有千军万马,但见了这只山西镇来的军队,也是吸了一口气,这是哪来的军队,如此精悍,难道是提督李如松领着家丁们来到了?不可能啊,如果是这样,应该早就通报了啊。

不单是魏学曾等人,随着这只军队的缓缓而来,镇城南边的几处大明军营也是纷纷轰动,很多人,都挤出来看,各人议论,到底是何方神圣到来。

不过很快的,随着这只军队的通报,魏学曾明白了,原来这只军队是山西镇副总兵黄来福领的平叛军队,依令先期于李如松的几路大军出发,先到了宁夏镇城下。

“原来是他。”

对于黄来福,魏学曾平时也听多了,通过大明发达的邸报系统,他了解了很多关于五寨堡及黄来福的事情,对这个人,魏学曾一直抱着好奇的态度。说实在的,魏学曾有些不明白黄来福,为什么短短的时间内,竟可以出来那么优秀的屯田结果,似乎不论什么地方交给他,都可以变出金山来。

还有,对于黄来福在五寨堡大败入寇的蒙古人,魏学曾也听说了。大明又出现一位勇将,这是好事,不过对于黄来福将俘虏的蒙古俘虏尽数斩首,魏学曾就不以为然了。显然,黄来福这样做,这于大明宽厚的政策胸怀是不相合的。

很快的,这支山西镇五寨堡军队,来到了魏学曾不远处,在这个距离中,五寨堡军队的那种充满杀气的压迫力,更是隐隐逼人。而这时,魏学曾也看得更清楚,这只军队确实是精锐,盔明甲亮,军容威武。士兵高大强壮,营养良好,马匹粗壮彪悍,让人耳目一新。

这只强军前来,让魏学曾很是高兴,自己平叛的把握,看来又多了几分啊。

很快,在那边的黄字大旗下,一个全身披甲,高大强壮,英气勃勃,年约二十的年轻将领下了马,向这边大步而来。当时可没有相片,魏学曾虽在邸报上见过关于黄来福的报道,但却没有亲眼见过黄来福真人。此时见这个年轻将领大步而来,他心想:“难道这人就是山西镇副总兵黄来福?果然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