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万历帝见后,深以为然,下令各地各官实行。

一时之间,这个运动轰轰烈烈,大有风行全国的趋势,百官们的穿衣打扮,宴请吃喝,大为收敛。连杨巡抚也是多天招开会议,大谈厉行节约的必要。不过黄来福看各地也是作秀,这种奢侈之风己经深入了民间及官场的骨髓,岂是区区一道政令所能禁止的?

果然数月之后各人又故态复萌了,一年后,众人己是彻底地忘了曾有过这道上疏禁令。

当然,此时对于杨巡抚的倡议,黄来福也是报着捧场的态度,眼下二人貌合神离,不过由于矿产之事,二人己是一条绳上的蚂蟥,面子上能合作些,就合作些吧。

万历二十二年八月二日。

经一个山西商人引见,三娘子派来的私人使者见到了黄来福,谈及了塞外之事。对于这一天,黄来福早有心理准备,他心中微微一笑,心想:“总算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关系到自己未来在塞外的发展,所以黄来福决定亲自去归化城与三娘子谈谈,毕竟在使者面前,很多事谈不清楚。

而且在黄来福的计划中,经营塞外需要恩威并重,三娘子领的蒙古部落是自己拉拢的对象,而河套部的蒙古部落,则是将来自己严厉打击的对象。

不过一个总兵出塞,这是一件大事。在现在的大明朝,就是各地总兵每年遣将出塞烧荒时,都必须要向皇帝请示,更不要说象黄来福这种情况了。

因此黄来福通过马久英公公,向万历帝密报了这个情况,这也让他想到一个问题,自己是否需要向万历帝讨要一个密报上折的权力。毕竟二人合作赚钱,很多事情是见不得光的。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渠道上奏,否则被内阁的一些人知道,就事情麻烦了。

不久万历帝的密旨下来:“便宜行事!”

得到许可后,黄来福就快速地行动起来,他调派了来福营五百标兵们,随同出塞,前往归化城。当然了,对于外边的人来说,黄来福则说是出塞烧荒。

第182章 与三娘子的商谈

“虏所侍者马,马所侍者草……”

“秋高马肥,胡儿所喜……故备虏之道,谨烽明燧,坚壁清野!”

所谓烧荒,就是各边军镇在秋高气爽,或是冬季的时候,各率兵出塞三五百里烧荒烧草,抑止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入侵,如遇虏寇出没,即相机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