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翻开手中衣衫的内里,露出印有‘苏记’二字的白丝刺绣的标识道:“诸位所疑惑的恐怕便是这标识原本是苏记的标识吧,但苏记有能人,她们早就想出了对付阴险小人这一手的办法,我请诸位看看我苏记的真正标识是什么样的。”

说罢苏锦命小伙计去铺中搬了数十件苏记的成品衣衫分发给围观百姓,众人将衣衫内里的隐秘之处的‘苏记’二字翻出来一看,在和苏锦手中的劣质衣衫上的标识一一比对,马上便发现了不同之处。

苏锦看着众人惊讶的样子,呵呵笑道:“我苏记正宗的标识自打新款式推出之日便已经做了改动,‘苏’字少了鱼下一点变成三点之鱼,而‘记’字多了言中一横变成三横之言,换言之,我苏记的标识是两个错字,可怜这帮无耻宵小画虎不成反类犬,聪明反被聪明误,剩下之事,无需我再解释了吧。”

众人心悦诚服,苏记一条条的摆出证据,逐渐将迷雾拨开,将事实呈现,剩下的问题便是这些人的目的何在了,若说三两个人来讹诈点钱财的话倒也说得通,但这上百人一起前来,绝不会是这么简单了。

赵大掌柜指着那些面如土色的百余名拿着假衣服的闹事者骂道:“直娘贼,你等还要不要赔钱退货,若是还要的话,便将衣衫交来,只要是苏记所出便给你们十倍返还,若不是苏记所出,则请你们去知府衙门走一趟,吃吃衙役老爷的大棒子。”

那帮人哪敢久待,特别是看到街角处郎少东的身影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更没有理由呆下去了,发一声喊,纷纷做鸟兽之散,他们要走,倒也没人拦得住他们,况且苏锦根本没打算将他们全部抓起来送官,这是不可能的。

张老掌柜叫人押着潘驴儿和邓小闲三人送往知府衙门报案,虽然明知这三人不会受到什么惩罚,但过程还是要走的,以后官府也不能说没有知会他们。

人群议论纷纷,渐渐散去,苏记铺前归于安静,苏锦这才感觉一阵疲劳感袭来,刚才神经绷得太紧,这事稍有不慎便会是恶性事件的结局,绸衫后面的脊背出凉飕飕的,原来早已满是冷汗;在杨小四的搀扶下,苏锦一步步慢慢的走进店内。

第六十四章 余波

这次风波来的快,去的也快,留下的余韵却是袅袅不散;庐州城中不消几个时辰便传遍了。

有心眼的精明人通过来龙去脉隐隐便猜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事欲盖弥彰,当结果暴露之后,幕后之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商会这次吃了个大憋,本想将苏记搞臭搞残废,不料苏记棋高一着,轻飘飘的便粉碎了阴谋,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挨了一个响亮的大嘴巴,白白帮苏记扬了名;城中的舆论证明了这一点,这可真是俗语所言‘老母猪配种——倒贴钱。’‘赔了夫人又折兵’。

苏记的谨小慎微,对顾客的一丝不苟,和强烈的防范意识帮他们渡过了这次危机,最大的功臣便是柔娘和浣娘姐妹。

对于苏记的商标标识各错一笔这件事,苏锦不知情,赵大掌柜不知情,店内的大师傅们都不知情,甚而至于连负责刺绣标识的小学徒们也不知道此事,真正知道来龙去脉的便是宋家两姐妹。

柔娘和浣娘也许是漂泊已久,防范意识极强,当苏锦满世界张罗着推广他的新款衣服之时,两姐妹在设计服饰描绘成册之余便考虑到衣服被仿制假冒的这个问题,倒不是她们预知会有人藉此诋毁苏家,而是仅仅出于一种敝帚自珍的保守。

浣娘是始作俑者,她不无担忧的随口一句:“姐姐,若是有人仿制苏家的款式,咱们岂不是白白替他人作嫁衣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