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道:“皇上,这四条皆为无理取闹之举,乃是辽国趁我与西贼交兵之时的讹诈之举,皇上根本不必理会,但派使与之商谈,一一驳斥便是,又何必为这等事大动肝火。”

赵祯愕然道:“一一驳斥?若辽人因此兴兵,为之奈何?”

吕夷简道:“我河北东西两路均已厉兵秣马布防完毕,适才辽主信中也言及我边境筑造工事防御之事,想来辽人已经知道我大宋已经有所防备,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轻易不敢兴兵伐我,但商谈之际给予抚慰,或再赐予岁币若干,必息纷争。”

赵祯皱眉道:“那样岂不是显得我大宋太过软弱可欺了么?澶州之盟,我大宋已经每岁赐币十万银,绢二十万匹,如今再增赐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吕夷简拱手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我大宋外与西贼交战,内受天灾涂炭,实乃多事之秋;辽人此时来使,本就是寻了这个契机来敲竹杠,莫若将计就计,赐币以换安宁,待平息西贼之乱,再腾出手来跟辽国协商此事,否则或将与辽国交战,两面受敌,将是不堪之局。”

赵祯斟酌半晌,心有不甘,环视全场,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其他妙计以对?”

众人默不作声,谁也不敢在这等大事上下决断,更何况这件事太过棘手,吕相的怀柔之策虽然听起来窝囊,但是恐怕也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了。

晏殊本想出面反对,但苦无应对之策,若万一两国交战,拿什么抵挡辽人铁骑?如今要钱钱没有,要粮粮没有,一旦开战必然旷日持久,打仗打得便是消耗和物资储备,既无胜利之望,站出来提反对意见只能使事情陷入争论之中,无法得到解决。

赵祯连问数声,均无人应答,只得叹了口气道:“看来并无他策了,那么诸位爱卿看谁去和那辽使接洽为好呢?”

第五百七十九章 谈判特使

群臣都明白,这次辽人有备而来,趁大宋内忧外患并起,先屯兵边境,再派使前来,提出的要求既苛刻又蛮横,纯粹是属于狮子大开口。

在这种情形下,跟辽人谈判变成了一件无人愿意碰触的禁区;本来两国之间的谈判使者是个热门的官职,谈好了,官职就像拔了节的竹笋,蹭蹭的往上提。

以澶渊之盟的谈判使者殿直曹利用为例,真宗赵恒求和心切,在赔款的底线上放的很宽,百万银或者数百万银又可接受。而曹利用在寇准的警告下为了保命死命的压辽国的要求,最后赔款压到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大大出乎赵恒的意料。

本来是个丧权辱国的赔款之盟,赔多少都是没面子的事,却被当成是重大的胜利,曹利用也因此受到重赏,从小小的殿直最后一路青云直上,最终做到了枢密使和宰相之位,可见当初的谈判给曹利用的人生带来多大的转机,在真宗赵恒的心中,认定了曹利用是个有能力之人。

当然,一般性的谈判,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是双方互利的多少而已,所以若是这种谈判的话,会有几十人打破头的抢着毛遂自荐。而两国之间涉及领土和尊严的谈判便是一把双刃剑,谈好了自然是青云直上,成为第二个曹利用,谈不好会被骂为丧权辱国,降职革职甚至拿办砍头的都有。

眼下的情形便是如此,没人自问有把握完成这次谈判,既然无十足的把握,大多数人选择的便是明哲保身之举,捂着嘴巴不做声,如果皇上真的点将点到自己头上,那就算是天意,自认倒霉便是,主动请缨,那是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