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特末大喜道:“甚好,去馆驿还是在别处?要不要派人去将富主使请来?”

苏锦哈哈一笑道:“急什么,明日开始谈不好么?”

“为何要明日?”萧特末拉了脸问道。

“因为……”苏锦咂咂嘴道:“刚才我翻了黄历,今日二月十四,黄历上明明白白写着‘忌会商,谈判,交易诸事’;咱们不能犯了忌讳,所以今日是决不能商谈的,否则得罪神明,我可担当不起。”

“靠!”萧特末和刘六符差点一头栽倒。

第六百二十二章 后会无期

宋辽之间的谈判一拖再拖,辽使萧特末和副使刘六符不惜以放弃辽国之四点要求为底线,数番敦促苏锦等人与之会商,并数次派人至枢密院礼房等处呈书抗议。

在宰相吕夷简和枢密使杜衍的几番进言之下,赵祯召见富弼和苏锦,命二人尽快与辽使达成妥协。

苏锦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庆历二年二月十七日,辽使归国的前一天,双方就辽主提出的四条要求以及澶州之约的内容条款达成一致。

为了急于脱身,萧特末等人一让再让,最终认可了宋朝对辽国四条要求的解释。

苏锦和富弼对辽方提出的第一点‘周世宗不该夺取瓦桥关以南十县地’的答复是:景德元年双方订立的澶州之盟的条款中早已说的很清楚:“前此诸事咸不置怀”,辽方此刻再次提出大宋立国之前的事情是毫无根据的。

对于第二点‘太宗兴兵三路北伐辽国,进攻燕蓟,师出无名’的指责,苏锦等人回应道:太宗进攻燕蓟是因辽援北汉、阻挠我大宋朝统一所致,曲不在宋。

第三四条指责,则回应如下:瓦桥关南十县地,己是异代之事,故不应重提,理由同第一条,澶州之约早已说过旧事不提。西贼元昊之事大宋认为元昊自其先人早已“赐姓称藩,禀朔受禄”,现在僭号扰边,理应讨除,且事先己闻达于辽。

关于辽朝指责宋“备塞隘路,阅集兵夫”,认为这是“边臣谨职之常”。意思便是说边境筑城建堡,设立工事乃是边境守将的职责,也是内务,辽方不得干涉。

最后苏锦提出,双方应令“缘边各守疆界,折书之外一无所求”,彻底堵住了辽使萧特末和刘六符想退而求其次,谋求另外的好处嘴巴。

萧特末无心恋战,他已经嗅到了苏锦和富弼在谈判中的强硬的态度,另外苏锦无意间的一句话更是让他觉得再纠缠下去毫无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