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点头道:“正是如此,这一招叫做猪圈边上磨刀,猪不怕才怪。”

范仲淹道:“那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放弃原州之后攻击的首选目标便是渭州了,泾州在渭州和原州侧后,又有泾河相隔,他们绝对不会舍近求远偷袭泾州的。”

苏锦点头道:“范帅说的是,我只是想将复杂的局面简单化,目前我们不能确定敌军的进攻方向,这是最大的难题,我想逼得西贼无其他进攻的目标,让他们只能来进攻渭州城,这样便可使局面明朗化,其他州府便无需我去操心如何协防,只需管好自己便罢,我这里边可一心一意的布防应战;逼着西贼虽有机动能力但除非不来,来只能来渭州。”

范仲淹轻轻拍手道:“不错,这个想法很好,确实能使局势明朗。”

韩琦皱眉道:“可是那样一来,岂非逼着这十万大军猛攻渭州么?渭州能挡的住么?”

苏锦道:“挡不住也要挡,这十万大军不管进攻何处谁能有把握挡的住?原本我还寄希望于范大人能率兵驰援,但范大人说的有道理,万一是西贼使诈声东击西之计,那便大事去矣;所以鄜延路环庆路的兵马不能动,只能靠韩帅支援的一万五千兵马以及我渭州城的两万兵马来抵挡。”

韩琦摇头道:“若是渭州失守,岂不是形势大坏?”

苏锦道:“也没那么容易失守,渭州城在前沿边陲诸城之中城防最为坚固,凭借坚城据守死战,即便是丢了城池,西贼的十万大军还能剩下几成?一旦敌军变成残兵,范大人还不来收拾残局么?只要一开打,范大人便可派兵援助了,那时候敌军的主力现形,环庆鄜延两路不虞敌军袭击,难道范大人会袖手?”

范仲淹担忧的看着苏锦道:“但是我老夫的援军来的必然很迟,敌军实力大于我之时,老夫不会冒险与之在野外遭遇;而且老夫只能绕道从南边前来支援,就怕你扛不住啊。”

第七百四十六章 家书

苏锦想了想道:“扛不住也要扛,朝廷如此信任我,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韩琦沉思道:“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即日起我便命人拆除陇水河上的所有桥梁,并沿着河岸设防,就算是渭州不保,也要死守陇水沿线,等待范帅大军到来一举反攻。”

苏锦摇头道:“韩帅,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渭州若是不保,起码也要将他十万大军消耗掉一大半,到那时西贼或许只有退兵一途;我所担心的是城破之后百姓们怎么办?城中百姓可是有近十万之众,无论是被杀还是被掠都是我大宋的损失,我想先将百姓遣散各州,原州泾州可以安顿一部分,但数目太大,还有大部分恐怕要请韩帅帮忙了。”

韩琦点头道:“也好,先遣散百姓,无后顾之忧便可全力迎敌,秦凤路各州起码可以安顿下五六万百姓,这事包在我身上,你出具公文命人组织百姓撤往秦凤路,我全部接收便是。”

苏锦大喜长鞠到地感谢韩琦,范仲淹还是觉的很不放心,他犹豫再三终于开口道:“苏大人,其实来时路上,我和韩帅曾商量过如何守城,韩帅愿意来协助苏大人守渭州,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锦看着范仲淹道:“范大人还是不信我苏锦的能力,其实我也想一甩手让韩帅或者范帅来帮我守城,但那么一来我成什么了?圣旨刚刚下达任命,泾原路皇上交到我的手中,我若靠他人之力方能守住,那我还做这个官作甚?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我苏锦是无能之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