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差不多了

四下打量了会,于禁冷冷地笑了笑。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里便是当日牛盖和一千骑兵被埋伏围剿的地方。

即便相隔多日,当时正面厮杀后的惨烈,依旧从一些痕迹中显露。

汝这莽夫,同僚一场,今日吾便让这群贼寇下去陪你。

心中默默念叨着,再抬头时,于禁一脸杀气腾腾。

这等地形,占优势时,固然可以形成全歼。

落入劣势,只要堵住唯一的生路,对方便是彻底地坐以待毙。

“作茧自缚啊。”于禁嘲讽似地笑了笑,似是在对贼寇的无智感慨,他想了想,吩咐身边:

“三个时辰后,停止洗城,召集所有的士兵,攻破此地,诛杀王政。”

亲卫闻言,有些愕然迟疑地问道:

“都尉,为何不一鼓作气,先将贼人诛尽再让弟兄们洗城?”

“不然。”于禁笑了笑道:“此时贼人已是走到末路,绝望之下,反会困兽犹斗,做出反噬。”

“放一放倒更好些。”于禁望向亲卫:

“安排些嗓门大的,这段时间咱们只围不攻。”

“发出招降的言辞,动摇贼人军心,瓦解他们最后的余勇。”

“若是造成内讧,则最好不过。”

“此番破贼进展极快,但也造成了我军不小损伤,既然大局已定,何必急于一时?”

却是于禁此刻自认胜券在握,八米高的城墙都挡不住大军的步伐,何况一处临时改造的瓮城?

这个时候他思虑最多的,已经不是诛灭贼寇的效率快慢,反而希望尽量保存自身的实力。

当军功战果已定的时候,他反倒更计较付出的代价大小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即便于禁治军严谨,素有威望,也不想冒险,在麾下士卒洗城的时候,去强行制止阻拦。

人家兴头上跑去聚拢部众,引起不满造成兵乱怎么办?

亲兵一脸的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随后,一连串粗豪的叫喊音响起。

“你们这些黄贼贼寇,居然敢大逆不道造反,简直是不知死活!”

“快快将贼首王政交出来,否等尔等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只诛首恶,胁从轻惩。”

在于禁试图瓦解自家眼中最后一披抵抗力量的时候。

瓮城中的王政,此时脸上从容。

却全无半点对手料想中的绝望,愤怒,慌乱。

在他的身后,除了高雄等人聚拢的几百名天辅兵外,还有一千名蓄势已久的天罡军。

他们体力全满地排列在王政的身后,正是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