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君有器、妾无名(六)

所以某种意义上,袁术的称帝,也是有着政治意图的。

他希望盟友变成小弟,更希望把主客变成君臣!

在外敌最疲弱的时候,选择僣号称帝,其实就是逼孙策表态:

你如果接受我称帝,那以后我是君你是臣,你若敢犯上,先失了名分大义,不占优势。

如果你不接受,那么这个钉子就趁早拔除!

以当时袁术手上的其他各路人马加起来,无论压制其表态,还是彻底打败孙家,其实是有底气和资本的。

如果孙策当真造反,袁术又能成功平反

那么就如曹操灭张邈一般,虽然伤筋动骨难免,但是整个势力却形成了健康良性的集权。

结果

袁术刚一僣号,孙策便率先于江东自立;

狗东西,你还真反老子啊!

在袁术勃然大怒时,却是噩耗频频,又是吕布翻脸,又是曹操号召天下共击,随后

更是流年不利,淮南又出现了旱灾

这一连串的打击,仿佛是上天昭示,他瞬间从宠儿变成了弃儿。

归根结底,那一声“袁术至于此乎!”的悲凉喟叹,某种意义上,可谓源于孙策的背刺!

孙家人不招人待见的事,做的真不少,更不是从孙权就开始的。

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便是以孙策为首的孙氏背叛,让袁术所掌控的人力、物力、财力瞬间缩水一半。

而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

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袁术对孙策和孙家有提防,有忌惮,但更多是却还是厚重。

只是错付给了一群白眼狼。

当孙策以袁术之名、袁术之财力、物力、人力夺取江东以后,便乘袁术僣号之时,更替太守,并且命令徐琨击走丹阳太守袁胤。

夺取丹阳,意味着孙策打破袁术监控,与袁术划江而治,可以毫无顾忌地割据江东。

可以说江东这片江山最后姓孙,乃至最后三国鼎立,都是袁术这老实人为孙家作了嫁衣裳。

除了一个最后病死于寿春的汝南太守孙香有点良心,没有对袁术以怨报德外,还有一个周瑜。

与孙策升堂拜母,有着总角之好的公瑾,直憋到建安三年(198年),到袁术几穷途末路的最后时刻,才“观术终无所成”,不能看着周家陪葬,才转投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