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袁之争

王政有些无语了,他知道袁术对曹、袁二人素来厌憎,但是成见竟然深到这个地步,甚至对他们全盘否定,就实在有些愚蠢了。

越是大敌,难道不是越该正视对方的所有优缺点么?

若不正视敌人,如何做出针对策略,而若不针对策略,又怎能克敌制胜?

不过他也不欲在此事上和袁术争辩什么,只是笑了笑道:“若论出身高贵,此二人自不如袁公远矣,不过如今天子正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若要奇袭许都,迎回天子,他们正是两条拦路虎,袁公方才以为不可,也是因为考虑到曹操和袁绍会从中阻拦,是也不是?”

袁术颔首认可。

王政又道:“袁公想听听我对他们两人的看法么?”

袁术瞥了眼王政,“御寇有何高见,且说来听听。”

“哈哈,高见谈不上。”

王政道:“先说袁绍,此人承其伯父恩荫,又得家族襄助,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方有今日基业,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若单论势力兵锋,当今天下无有抗手。”

“政虽与其素未谋面,不过从其生平事迹略有所得,其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说到这里,王政对着袁术拱手笑道:“袁公说其侥得天幸,的确不差,以政所见,此人偶能成事,却难成大事!”

听到王政这话,袁术颇为满意,不由轻抚唇下细须,微眯着眼,欣然附和:“御寇果是知人。”

“至于曹操”

提及这个名字,王政神情变的肃然起来:“此人虽是赘阉遗丑,却是能谋善断,东征西战,自起兵以来鲜有败绩,多有诸侯灭于他手,如徐州陶谦,温侯吕布等人,此人却是当得起一个枭雄评价,不可小觑。”

“当然,曹孟德如今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袁公可知是什么吗?”

袁术摇头表示不知。

王政一字一顿道:“便是他如今在世人眼里,依旧附人骥尾,仰仗袁绍鼻息!”

“曹操家世不及袁绍,兵马不及袁绍,说到声名更是远远不如,甚至连当初的州牧之衔都有赖袁绍之力,便是如今势力初成,更有天子正朔在手,在世人眼里,不过依旧是袁绍的小弟跟班罢了!”

“是极是极。”袁术连连点头,甚为赞同:“曹阿瞒竟从吾家奴而与本侯为敌,实在愚不可及!”

你其实真正想说的是从你家奴都不从你吧?

王政看了眼袁术,暗自吐槽,旋即笑了笑,继续说道:“然则曹孟德又岂是久居人下之辈?”

“甚至退一万步说,便是他这主公甘心一辈子去附人骥尾,仰人鼻息,其亲族夏侯、曹两家会愿意吗?还有在背后支持曹操的颍川世家集团又甘心吗?”

听到这里,袁术已然有些听出意味了,不由神色大动:“御寇,你的意思是”

“今年年初,献帝曾颁下两道诏令,封袁绍为太尉,却封曹操为大将军。“

王政神情玩味地看着袁术:“袁公以为如何?”

“哈哈,竟有此事?”

袁术闻言放声大笑,兴奋地道:“按汉制,太尉位列三公,原本位列大将军之上,但至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后,大将军却以位列三公之上,更有实权,远非太尉可比,袁本初听闻此事,如何能忍?”

“正是如此。”

王政笑道:“听说袁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曾在群臣面前大声叱骂,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