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老虎虽走,虎穴犹自难闯

但是

甘宁这个以勇悍闻名的新附之将,袁术为何将其留在了寿春?

这不是大材小用么?

眼见王政面露讶然,陆绩猜出了他的疑惑,提醒道:“主公,甘宁本是刘表麾下的将领,此番自然不可带去前线。”

王政立刻反应过来了,连连点头。

对啊,在袁术看来,这次乃是三方联手共击曹操,那么此刻荆州军便是友非敌了,若是把甘宁带了过去,让荆州人心生不满,岂不因小失大?

不过甘宁留在寿春对他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王政思忖道,他这穿越者自然是清楚甘宁的能耐,此人本就有万夫不当之勇,再加上一个心思缜密的杨弘,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大抵是会给他接下来的计划增加难度!

沉吟片刻,王政环视左右:“袁术主力何日出城,可曾定下了么?”

这些都是军机密事,沉殊和召宁虽是世家嫡裔自然不知,陆绩虽是个都尉,官阶毕竟还是低了点,也只是略知一二,所以能详细回答的只有李述。

“禀州牧,”李述道:“据末将所知,明日乃是刚日,袁术会去做累祭、宜社、造祢、祃祭,建牙,那么后日应该便是誓师典礼了,大军出征当在四日后。”

秦汉出征必有誓师,誓师之前先要祭祀,祭祀有四:天、地、祖先以及军神蚩尤。

类祭,把即将征伐之事报告天帝,表示恭行天罚,以天帝的名义去惩罚敌人,社是土地神,宜社的意思便是向土地神表明征伐敌人是为了保卫国土,开疆辟土,所以叫「宜社」,造祢便是告祭祖先,祃祭便是祭军神和牙旗,军神乃是蚩尤,牙旗便是军旗,古有「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的说法,自光武开始,东汉大军出征前常有「建牙」仪式,便是把大旗树起来,然后「祃牙」。

听着李述一一解释,王政目瞪口呆,他打了快两年战了,每逢战事誓师是必然的,但祭祀也基本只是前期时会将“黄天”拿出来招摇一下,洗白上岸后连这都省略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礼节。

还是骷髅王这等高门子弟会玩啊

暗自感慨,王政干咳一声,问道:“甚好,那城中留下的军马又有多少?”

“具体数目不好说,”李述道:“不过按照城内留下的部曲来算,估摸着应该是一万人马左右。”

说着忍不住问道:“寿春乃是昔日楚国王都,本就是一座大城,袁术来扬州后更是屡次修葺,加筑城墙,如今更留下杨弘和甘宁以策万全,便是袁术本人不在,有末将和陆兄弟为内应,恐也难以速克,不知主公”

听到这里,陆绩和召宁、沉殊也齐齐望向王政。

坚城、勇将、谋主、万余驻军。此皆为袁术主场之利,而王政甚至至今尚未在九江境内有一个城池作为据点,他这般煞费苦心地将袁术调虎离山,如今的确成功了,可接下来要如何夺取寿春呢?

这个疑问不止盘旋在李述的心头,其他人也全都百思不得其解。

之前王政的确借王熊之口给陆绩说过一套智取寿春的“上策”,但实则这个所谓的“上策”是从郭嘉刚刚提出时便被王政否决废弃的,当然,后来后来王政也明言相告了他们,因情势变化会以另一个“中策”来去寿春

但是这个中策到底是什么,陆绩等人至今犹自不知。

水鸟高飞,波浪翻涌。随着波浪船只微微荡漾,江上秋风扑入舱内,卷起帘幕,飒飒作响。舱内多人沉默无言,静待王政分说。

历数王政入寿春以来所用的种种计谋,先用瞒天过海,骗的袁术信他来寿春是为了借道奇袭许都,然后以反间计意欲挑拨袁术与杨弘的关系,虽然最终未成,也巧用手段将杨弘调走合肥,再利用城内望族士子造成舆论,激起袁术的骄傲,欲擒故纵。

接着远交近攻,与刘表暗地达成盟约,并与后者联手,一唱一和,更进一步地火上浇油,刺激出袁术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最后釜底抽薪,调虎离山。

如今袁术眼见便要离开寿春北上了,看来大功告成,可是另一个矛盾却又出现了

老虎虽走,虎穴犹自难闯!

须知徐州军目前在九江境内可是没有一兵一卒的驻军,更缺少立足的城池,就好似空中楼阁,再强的实力也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