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章 优势在我(二合一)

太平令缓缓开口,“北凉徐家,在整个中原来说,名声并不算好。尤其如今还是他们主动发起的叛乱,风评必定会更差。纳兰右慈等人或许是因为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才与之同流合污,但他们不可能收买所有人。中原之地必然有着大量对他们不满的人存在。

“如今看来,离阳赵氏的覆灭,或者说赵惇一系的覆灭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当太安城真正被攻破之时,这份对北凉徐家的不满也将真正抵达巅峰,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怎么用?”

“两个办法。还记得洪嘉北奔吗?”

太平令似乎早有腹稿,“南朝的出现虽然说让原本铁板一块王庭出现了一丝间隙,但不可否认,也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实力和底蕴。这种事情,既然有了第一次,那为什么就不能有第二次呢?”

“北凉那边肯定不会放人的,人屠徐骁可不是什么心软之辈啊!”

慕容女帝摇了摇头,“你准备怎么做?”

太平令摊开地图,指着辽东:“关键就在这里,胶东王赵雎!”

离阳六大藩王,五宗室一外姓。

若论综合实力,自然是北凉王徐骁第一。而在五位宗室藩王之中,则以燕剌王赵炳称雄,广陵王赵毅次之,胶东王赵雎再次,靖安王赵衡又次,淮南王赵英最末。

这是实力配比,其中广陵王赵毅因为与当今离阳天子赵惇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所以处境最优。虽然明面上经常因为行事跋扈而被下旨呵斥,但实际上却不损分毫。

但其他几位藩王就没有那个好命了。

赵家皇帝的逻辑就是,既要你好好给我把事情办了,又不能拥有让我感到威胁的实力,最好还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怨言。

所以无论是燕剌王赵炳,还是胶东王赵雎,亦或是靖安王赵衡,这些个手里握有兵权的藩王,被朝廷针对打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至于淮南王赵英,他早已被削到连半点实权都没有的地步了。

“赵雎没有带兵回到太安城,真的是因为被顾剑棠看得死死地,一点都动弹不得吗?”

太平令摇头道,“恐怕他心里本来也不太愿意去救那个总是在打压自己的兄弟吧!拿顾剑棠说事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他可以为我们所用?”

慕容女帝眼睛一亮。

要知道,在顾剑棠总领两辽军事大权以前,胶东王才是镇守两辽防线的主官。

如果此人能为北莽所用,那么看似固若金汤的两辽防线立刻就会变得漏洞百出,他或许打仗不如顾剑棠远矣,但做个带路党外加捣乱的话,即便是顾剑棠多半也要饮恨。

“可以一试,至不济我们也可以支持他自己建国与北凉对抗。离阳本就是从北方起家的,他总不会连自家的祖坟都不想要的吧?”

太平令胸有成竹道,“甚至顾剑棠我们也可以拉拢一二。他们在徐家和赵家的战争中保持中立,未必就是真的偏向于徐家,或许只是在等着浑水摸鱼。中原有句古话说得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离阳赵氏乃是中原正统,其他人但凡敢于起兵,那就是叛乱,名声很不好听。可若是太安城破,到时候局面就大不相同了。我就不信,顾剑棠与徐骁争了一辈子,也被徐晓压了一辈子,他就真的想要拜在徐骁的脚下称臣?”

“说得好!”

女帝两眼发亮,觉得自家的这位帝师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她举一反三试探着问道:“这么说的话,西楚那边是不是也可以联络一下?”

“不错,”

太平令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西楚当年本就是直接亡于北凉军之手,叶白夔,西楚皇后等人更是被陈芝豹和徐骁亲手所杀。此等仇恨,曹长卿不可能放下,西楚遗民也不可能!不过与胶东王不同,因为地缘关系,我们能够给予西楚的帮助并不多。他们处于中原腹地,很难说能够坚持多久。”

一番分析,北莽君臣瞬间从忧心忡忡变成了期待满满。

中原即将分崩离析,遍地烽烟,他们北莽已经举起刀叉,准备要大快朵颐了!

……

……

太安城。

虽然没有招来什么可靠的勤王之师,但是作为离阳的都城,太安城本身的防备也并不弱。

可再怎么不弱,在北凉军的两面夹击之下,依旧摇摇欲坠。

这摇摇欲坠的不仅仅是城墙,更是城内的人心。

在最初北凉不奉旨杀入北莽而是选择南下的时候,太安城里到处都是声讨和叫骂,什么乱臣贼子,不服王化的蛮子,养不熟的白眼狼等等,用词一个比一个难听。

后来西楚也宣布复国,并成功踏破大凰城时,他们两边一起骂,并且给北凉又加上了乱世祸首、罪魁的称号。

再往后,当燕剌王赵炳连同麾下嫡系被灭,广陵江以南全部失守的时候,太安城中声音稍微变小了一点,一部分人悄悄开始转移亲卷和家产。

当徐凤年和陈芝豹兵临太安城下,箭失锋芒透城而入的现在,太安城中有些人甚至已经做好了打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