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两人的合作模式已经说明一切了。

能正好做到五五分的,基本上没有。

京山老师一直觉得这俩孩子培养出来,用不了几十年,二十年、就二十年后,两人都是可以拿的出手的学科带头人物。

他说:“老陈啊,这俩孩子安排其中一个去打副手,太屈才了。到时候给他们重新安排搭档啊。”

陈礼说:“我这么劝过,但……怎么说呢,能跟得上他们俩思路的人,基本上找不到。”

最开始,他的想法也是不让明珠蒙尘。

但后来看着两人跳出条条框框去探索新的知识。

那是全新的、大胆的,看似荒谬,但细想又不失科学性的研究。

陈礼当时甚至冒出了个大胆的想法——这两人其实不存在谁给谁打副手的情况,反而会‘互补’的一路走下去,创造出让人惊喜的东西。

第148章

京山大学这边的老师要不是知道陈礼教授的为人, 指不定都要觉得他在胡乱掰扯理由来敷衍他了。

毕竟这话真的很敷衍、无厘头。

天资那么优秀的俩孩子,怎么就、就甘愿成为搭档呢?

搞科研的时候,最好还是选一个经验丰厚的人当主导者比较好。这样就算错了、研究路线走歪了, 碰壁后回头再来都比两个主导者争辩着这次试验听谁的, 下一步‘我认为……’‘不, 我觉得……’更节约时间。

所以,既然两人成为了搭档, 那势必要有一个主导者, 另一个打副手的。

这、这不是浪费天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