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张浚神色严峻,道:“二帝不相争,臣子皆效命,天下事还有希望。我看这里的意思,也不是要争,只是人皆善变,将来若有反复,方是咱们力争的时候。”

“对!若是官家待扬州不公,虽然他是嫡长,咱们也要力争。”

“正是此理。”

两人计较已定,却是回府各自修书,至于如何对赵构陈明此事,侧重的角度是否不同,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沈拓驾临陕西一事,瞬息间传遍天下。金人原本还欲遮掩此事,一面在河东河北加大搜索,一面派人在草原各部中大许好处,期望各部能与金兵一起进击乞颜部合不勒,以弄清沈拓是否还在蒙古部中。

只是合不勒得了沈拓十六字决,原本含糊不清的草原部落的骑兵游战法,竟立时变的层次分明,有章有法。十万各族联军深入草原,粮道漫长,屡被袭扰,想寻着合不勒主力决战,却是踪影不见。想烧杀抢掠一下,以损伤乞颜部的实力,却连一顶蒙古帐篷也没有见着。

如此一来,金兵被拖的苦不堪言,再加上要对宋朝用兵,种种器械人员俱有不足之处,没奈何,却只得由吴乞买主动低头,派了使者向合不勒宣诏,以示既往不咎。

合不勒已经得了诺大好处,继续和金人斗下去也有些吃力,当即便受诏领命,表示不再与上国对抗。

至于使者问起沈拓一事,合不勒却是光棍,直接道:“蒙古人没有出卖朋友的习惯。”

第9章 身返故国(9)

他如此强项,金国上下虽恨的牙痒痒,却也是无计可设。正头疼间,却由陕西传来沈拓北狩归来消息,而且自张浚后,吴敏等朝中文官大员也到了泾州,亲自证实。

如此一来,金国上下立时颜面无光。原本就决定要对东南动手,却是立刻加快了脚步。

宗瀚原本年老多病,不欲多到南方受热,此时却也无法,在与蒙古人和约初定之时,便带了几万女真精锐南下。

他也不同兀术合兵一处,直接自山东南下,至准东,大破宋天长军,兵临扬州。江准制置使刘光世领大军前往迎敌,他却是中兴四将中最无能无用的一个,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刘部大军尚且没有与金兵交战,便已经全被溃败,刘光世只带了几百亲兵,狠狈逃回扬州。

前线如此溃败,扬州城内却仍然是歌舞升平。

宰相汪伯彦、黄潜善兀自带着高僧说法,前线军报频传,城内百姓四散而逃,凡有请示者,他们都只道:“不要怕,已有举措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