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赵开顿觉愕然,却是不好接话。

赵桓又看了一气,终将那几份公文放下,展颜笑道:“卿的文字断事,干脆利落,果断刚毅,怪不得能将川陕的财赋理的井井有条。”

“臣岂敢,人都说臣是理财能吏,不过臣却惭愧,川陕在臣手里,越来越疲弊,以此时的财力,供奉官府开支都很吃力,若是再兴军打仗,却是有些支拙不开。”

“你也很为难,各地的情形朕都看了,都很困难。你能以十路地方,支应几十万人的物资,很是不易。”

“臣惭愧。”

赵开到底跪下,向着赵桓行礼道:“虽然如此,臣还要奏明陛下,以川陕十路的力量,很难再支持大规模的战事。除非江西、荆湖、准南、广南等路都上缴赋税至此,不然,臣断言,两年之后,川陕可能生乱。”

他这样说,虽然是实情,却也有试探皇帝对远在杭州的九弟,到底是何打算的意思。

原以为皇帝必定着恼,甚至会斥责于他,却见赵桓微微一笑,答道:“暂且不会兴军,财赋的事,朕心中已有计较。”

他其实有很多疑问,也有很多现代的财政办法,却是左思右想,有的太过先进,不适于现代,有的缓不济急,很难迅速实施。而且他返回不久,根基不稳,有很多事不能太过操切,唯恐落人口实。

至于赵构,他更加是不能急。

最少在表面上,他完全不能露出自己要设计对付这个九弟的打算,甚至无论人前人后,他绝不会指责赵构一句。

他也知道,赵开刚刚试探,也有投效自己的意思。

毕竟先回的关陕,西军将领看到自己亲临前敌,已经死心报效。至于首鼠两端,在赵构和他之间来回徘徊的,待此次回到西安,自然会加以料理。

至于赵开……

赵桓微微一笑,向着他道:“卿之长才,朕已知道。川陕得力于卿不少,将来天下亦将得力于卿。”

说罢,起身又道:“既然来了成都,自然要见见知府,还有别的官员。此间事了,朕也就不再巡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