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见赵桓还要说话,她轻轻摆手,面带倦意,只道:“官家去忙罢,听说前方军务也很紧急,加上荆湖路的事,官家也很发愁,不要在我这老婆子身上太费精力才是。”

如果说适才赵桓还是敷衍,此时却很是感动,忍不住深深躬身,答道:“是,那么儿臣去了。”

说罢,又吩咐了太后左右宫人几句,便自己倒退退出。

他甫一出门,便有一直等候在外的近从官员,捧着大量的文书军报,簇拥上前,等候他的处断。

赵桓看着厚厚一摞文书,皱眉摇头。

他又不是朱元璋,勤劳到变态的地步,只是很多事情做起来平常,却是暗含将来的变局,非他自己不能为。

况且,眼下的宰相们虽然都是方正君子,也有才干,不过说要倚为腹心,分散自己权力交付由人,却也不能做到。

他长叹口气,原是要回自己办事的偏殿,却突然想起一事,挥手道:“先送到我案上,一会再说。”

待众人退下,他便只带着几个从人,沿着朱栏游廊,一路到得后园。

此时天将向晚,一捧红日斜斜挂在远方,园内又经扩大,芳草成片绿树成荫,更有繁花似绵,点缀其间,原本的小小池塘经过整治,也是婉若玉带,盘旋环绕,再加上珍禽异兽游弋于草间林中,却是令人心旷神怡。

赵桓每到此处,燕坐安然,便觉得心神一松,悠然自得。

每每听人说起东京宫中的御园规模,比之此处更是百倍之上,却是令他明白,为什么宋朝皇帝都是意气全消。

待他坐定,自由小宦官呈上凉茶,又有人在旁挥扇消暑,更加惬意。

赵桓稍歇片刻,便令道:“让薛强过来。”

薛强虽然已经做到统制,却仍然份属殿前班直,今日皇帝命他前往襄阳,更使他觉得会被召见,因此便仍在宫中等候,待赵桓一传,便即刻来到。

因为已经外派为官,薛强也不如在宫中做卫士时那般随意,见得赵桓,便跪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