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银子运入内库后,朱厚照第二天摆驾内库瞧了一番,看到堆积如山的亮灿灿的银子,朱厚照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头夸了刘瑾和马永成几句,然后心满意足地回了宫,幻想着日后生活在豹房里的幸福日子。

而刘公公最近却走起了背运。

内忧刚刚解决,外患接踵便至。

商人虽然地位低下,但他们的钱却不是那么好拿的,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朝廷官员。

挡人升官如杀人父母,挡人发财如挖人祖坟。

刘公公不才,两件事都干了……

第379章 眼花缭乱

十张盖着司礼监大印的借条在京师某些官员手中互相传递。

每张写明了欠债三十万两,十张加起来正好三百万两,这笔银子是由山阴侯秦堪出面抢夺……

是的,没错,就是“抢夺”,秦堪的行为已被商人背后的官员们定了性。

秦堪出面,落款却是刘瑾的名字,盖的更是司礼监的红印……

朝中早有传言,山阴侯秦堪与刘瑾向来不和睦,秦堪对商人们说是刘瑾借银,所有人皆冷笑连连,打死也不信,然而司礼监的红印却作不了假,……这二人到底是何关系?

整件事情扑朔迷离起来。

迷离归迷离,敢抢大臣们的银子,说什么也要跟他拼了!

不知何人带头,一封封参劾奏疏飞向内阁三位大学士的案头,铺天盖地的奏疏里面,内容几乎一样,全是参劾刘瑾和秦堪,说二人狼狈为奸,强抢民财,妄杀商贾而令京师市井动荡不安云云。

收到这么多参劾奏疏,内阁大学士能怎么办?如今整个朝廷皆由刘瑾做主,内阁敢办刘瑾吗?秦堪深得圣眷,连刘瑾都怕他三分,内阁敢办秦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