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收拾好碗筷残羹,几人都累瘫在椅子上。

贺永年已经喝醉了,脸色酡红,双眼迷离, 看着贺怀生全程带着老父亲傻笑。明明话都大舌头了, 可脸上的喜气却那么显眼,他真的真的没想到怀生会这么争气。

有时想想, 贺川还挺佩服贺永年。别看他对原身、对贺奶奶的态度是这样,可对继子的一番心意却是前无古人,堪称教科书级别,道一声绝世好继父绝不夸张。

王娟如今天也精神焕发,往日躲在贺永年背后的女人,今天第一次挺着胸走在人前。

农村保守,对寡妇再嫁少不了嘀咕几嘴,更别说她还把和前夫的几岁儿子带上,更是成为村里这方面主要议论对象。

王娟如也是知道这些的,平常和村里人相处都淡淡的,她想早点搬到县城里也不乏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现在,儿子考到了帝都的燕大,方圆百里顶顶的出息,大大的长脸,谁也不会拿过去那些破事说嘴。就算说了,那也是羡慕嫉妒,谁让她生了这么个好儿子呢。

即便后来看到前来道贺的王振发,王娟如也表现得大大方方,丝毫没有紧张。贺川瞧了一眼,这两人的保密工作还做得不错呀,竟然到现在都没透露出一丝风声。

贺小姑一家也没走,此时留下来收拾加聊天。

家里出来个名牌中的名牌大学生,甭管贺怀生是不是老贺家的种,总归是他们养的,吃她们家饭长大的,贺洁、朱建国都与有荣焉。

他们一对儿女,过几年也要参加高考,有贺怀生在前面带头,将来也考到帝都去,这有人照看总比没人照看来得强。

热热闹闹的大喜事,彻底盖过贺川被县一中录取的事。几乎每一个看到贺川的人都停下来拍拍贺川的肩,“好好和你哥学习,三年后也考个燕大回来。”

说的人都是诚心的,可听的人却有些漫不经心。在场所有人中,贺川才是那个局外人,应付完所有事,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至于还聚在堂屋里的人会说些什么,并不在意,也不想知道。

随着贺怀生步入最高学府,贺永年的事业心就越来越强。帝都居,大不易,儿子这么出息,他这个做父亲的就绝不能拖后腿,得奋斗出些东西留给儿子。

这三年在县城做生意,贺永年可不仅仅只是做生意。他人本就聪明,现在见识提了上来,脑子越发的活络。不仅重新捡起课本,还自发订阅各类前沿杂志报刊。

1984年,日本八佰伴在香港开设首店,如今三年过去,生意红红火火。不仅如此,同期进展的其他海外业务也遍地开花、节节高,其成功的经营模式一度成为业内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