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六亲不认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239 字 2022-11-15

世家门阀之中不乏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可是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才华横溢者,同样大有所在。杨玄挺、杨积善作为杨家使者,自然不是什么纨绔。

说起风雅事,也不至于令人失望。而杨集十分明显的“暗喻”,更是让他们兄弟神情为之一滞。

可惜世事变幻,半点不由人,身为一家之主、自强自立的杨集倒也罢了;而他们这种地位不高的子弟,说话就和一阵清风,过了就过了,没有兴起丝毫波澜。…一时间,厅中陷入了沉默。

“咕都、咕都!”众所默然之中,火炉上的紫砂壶很快响了起来。

一沸,微有声,张出尘从容的用一张洁白毛巾盖在茶壶上,然后揭开盖子,用一个小巧精致竹瓢舀出一瓢水放在一边,接着又用另一个竹瓢舀出一瓢水,徐徐的浇在白瓷茶杯上,洗杯。

二沸,壶中涌泉连珠。

二沸之极、三沸未至,她便将一瓢水添回去,未等再沸,便端起紫砂壶,令其远离炉火,开始洗茶、泡茶、分茶。

张出尘举止优雅、行云流水,一举一动说不出的优美,浑然天成。

杨玄挺端起一只洁白如玉的茶杯,看了看晶莹翠绿茶汤,轻轻啜一口,一股回甘的味道萦绕在唇口齿之间,清新甘醇。

许是经过杨集的渲染,此番喝来,感觉不同以往,他放下茶盏,犹豫了半晌,又旧话重提道:“但不知大王能否……?”

杨集也被弄得烦了,他浅饮了一口茶,盯着晶莹剔透的白玉茶杯半晌,才抬眸向杨玄挺说道:“我毕竟是个地方官,不能干涉朝堂事务,尤其是人事任免方面,我要是指手划脚,那就是帮倒忙了,结果对谁都没有好处。文思公现在是民部尚书、玄感兄是礼部尚书,他们都是朝堂重臣,为国荐才乃是尽有之责,兄长又何必舍近求远?若是两位尚书一同上疏,我觉得这事儿多半求得下来,那时还会成就一场佳话。”

一番话连打带消,几乎将杨玄挺和杨积善尽数堵了回去,让他们让眉心直跳、哑口无言。

凌敬则是听得眼眸发亮、暗自叫好!论家族,杨集已经提出杨家的错误,交给出良方。杨玄挺无计可施,便动之以情,然而杨集的推拒、推荐,尽皆合情合理、无从挑剔。

杨积善城府不如杨玄挺深沉,听得心头不痛快,目光从杨集身上移向兄长,冷嘲热讽的说道:“兄长,人们都是大王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我原先还不信,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听说齐王犯法,还是大王向圣人陈说的。”

这话一出,厅中气氛一下子冷肃了几分,而他这番阴阳怪气,分明是拿杨暕为例,指责杨集六亲不认。张出尘美眸冰寒的盯着杨积善,心头生出一股浓浓厌恶和杀意。

以前她怎么就没有发现杨积善怎么这般可恶呢?若她早知如此,就该毒死这混蛋玩意儿!

“高祖文皇帝和文献皇后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秉公执法,他们在秦王俊、蜀王秀犯事之时,他们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是手把手教出来的门生,因而舌秉承先帝、先皇后之遗志,将齐王犯下的错误如实相告,圣人明察秋毫、赏罚公允、依法论处,并且对我盛赞有加!”杨集脸色变得冷峭起来,他向杨积善沉声道:“若你觉得高祖文皇帝、文献皇后教得不好、圣人处事不公、我做得不对,大可回京和圣人理论理论!”…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有理有据;张出尘只听得玉容染绯、明眸水光闪烁,痴痴看着锋藏于内、意发于外的阿郎,只觉心尖儿发烫、引起心湖起了一圈一圈涟漪。

可是杨积善听在耳中,却是感到一股猎猎杀伐之气扑面而来,背后更是冷汗涔涔。

凌敬脸色铁青,冷漠的“打了个圆场”,澹澹的向杨玄挺道:“玄挺公子,惠伯公是就此沉寂,还是得出为相,终究还是由圣人做主;做臣子的,岂能替圣人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