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正怕没酒喝,行酒令?呵呵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1624 字 7个月前

“请酒!”

几杯下肚,酒兴渐浓,有人说光饮酒没行令有失风雅,不符合众人儒士的身份。此言一出,众所叫好。

饮酒行令是酒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传承至今,酒令已是文人聚会最常见的活动,但同时也是最为考较个人学问的风雅之事。如果是普普通通的成语接龙、诗句中的字来接龙还好。如果引用十三经的句子,别人接令的时候,不但要按照他的蕴意、形式,韵脚,而且还要同出一部典籍里的句子;面对后者的话,假斯文一下子就会露了馅。

杨集怕的就是后者,他见这里既有萧玚和薛道衡、何妥、徐文远、韦世康、王孝通、王通、王绩、宇文士及这种儒士,又有段文振、李景、史祥、于仲文、来护儿、周法明这样的儒将,此外还有鱼俱罗、吐万绪、辛世雄等猛将。

于是便在众人酝酿之时,朗声说道:“这里有文有武,还有文武双全的人。但也有人以军事、以冲锋陷阵悍将为主,后者并不以古籍经学见长,若是以十三经句子行酒令,着实是为难人。”

“大王所言极是!”杨集话音未落,厅中儒将和猛将尽皆哄然叫好,让他们武将去和研究经学大半辈子的儒生比古籍,实在不公平。

输了的话,定然被那些气死人不偿命的文士冷嘲热讽一番;这样把脸送过去给人打的事儿,他们可不想干。

薛道衡也认可杨集之说,说道:“大家聚在一处,本来就图个热闹、高兴,如果最后闹将起来,那就有违聚会的初衷了。可如果是成语,也未免太简单了!”

“我们可以行飞花令!飞花令源自《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杨集说道:“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名言佳句,也可自己编写。但选用句子不少五字,句子之中必须带个‘花’字,当然也可用诗词中常见的‘风’、‘月’、‘雪’等意象。”

杨集侃侃而谈,介绍着飞花令的玩法,但很多人却被《寒食》这首诗给吸引住了。

这首诗生动的描摹出寒食节时蓬勃的春景,且用清新疏朗的笔调,勾勒出皇城风拂御柳的淡雅画面,不着痕迹地烘托出皇家的富贵气象。全诗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更是对盛世欢歌的具体刻画。

这样的诗作,实在太美了,并非是空洞无物的吹嘘,很符合当前盛世。

可是此诗,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再加上杨集又有“诗王”的美称,众人不自由主的将之纳入杨集没有发表的诗作。

“大王此诗极好,此法甚可,我等就以花为题,以记此诗、以记飞花令的诞生。”薛道衡一锤定音。

杨集愣了一下,他也就是介绍飞花令的起源而已,难道这就是无形的装b?

旁边的杨纶对杨集说道:“既然是你说的,那就由你开始好了,然后是我、是道王。”

开题者向来都占有绝对的先发优势,这很符合杨集的作战风格,当即当仁不让的说道:“既如此,那我就开始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又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诗句,众人抚掌大笑,连称妙句。

“兄长是不是想喝酒?”杨集看着傻了的杨纶,说道。

“我接——春江花月夜!”杨纶笑了笑,向杨静说道:“贤籀,到你了。”

众人听到“春江花月夜”这个‘诗牌名’,不禁哈哈大笑!

杨静说道:“我接卫王兄当年写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