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杨集终见客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237 字 7个月前

此时见到李德良已然拂袖而去,李孝恭连忙向杨集深深一礼,赔礼道:“大王,我等冒昧来访,别无他意:一是前来拜会大王,恭贺新春,二是趁此机会将婶娘欠下的钱归还贵府。如有不周之处,改日家主亲自登门致歉。”

“孝恭客气了。”杨集笑着起身,走到近前,向他说道:“李家之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你早点回军上任,休要误了前程。以你之才,只要努力一番,定能出人头地。”

“多谢大王!小将明日就会回营。”李孝恭在高句丽之战中立了功,如今已是一名低级官员。

杨集点了点头:“去吧!”

“小将告辞!”李孝恭抱拳一礼,这才转身离开。

杨集望着李孝恭离开的背影,暗自摇头,李家以平平无奇的李叔良执掌家族,又有李德良这等蠢货扯后腿,没落已是定局。

相对来说,李神通远比他们厉害,李神通虽然被后世人笑称是“常败将军”,可他其实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每次都以最少的兵、在最关键的时刻打最危险的仗,当然也每次也都败了。可他每一次都为整场战役奠定了必胜的基础,如果没有他坚持、他的败,哪有后来的大胜?如果换成其他人,未必能够把这种又苦又累又不讨好的事情做好。

李渊事后论功行赏,总是记李神通首功,其原因便是他次次都是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并不是李渊特别偏袒于他。只不过李神通也在刺杀案中受到李神符牵连,被处死了。李家到了如今,连一个中流砥柱都没有。

李孝恭和李建成都不错,可他俩年纪小,李家还远远轮不到他们说话、做主。

。。。。

就在这时,门房大管事杨奕派人来报:苏威、李子权、杨约、牛弘、段文振、宇文弼、宇文恺、李圆通、独孤顺、窦威、宇文述、元文都等等权贵人家,都派了府里子弟、管家送礼道贺。

此外还有入京朝圣的凉州各郡集朝使、散布他处任职的卫王系官员也在今天让家中管事登门送礼,这还是杨集不想太过招摇,如果不是他事先不许卫王系成员前来集结,只怕卫王府的门槛在昨天都要被踏破了。但是他们昨天尽管没有来,可今天还是让人把新年贺礼送了过来。

但无论是关系不好的同僚也好、还是嫡系下属也罢,全部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谁也无法免俗,更算不上是拉帮结伙,杨集于是让公孙桓、郝瑗、魏征等人负责接待、做好礼薄,以便一一还礼。安排妥当,正要前往后院,忽听刘孝刘快步前来禀报:“大王,一位冯姓将军,带了贺礼过来道贺。”

说着,便递上一本厚厚的拜贴。杨集接在手上只觉得一沉,细细看去,这帖子竟然以黄金为封、白银为底,封面上还镶嵌了很多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一看就不是凡物。

靠,谁这么土豪?

翻开一看,又是黄金为页,上有“右翊卫将军冯盎拜上”的字样。

“冯盎?”杨集微微一愣,脸上不得由露出思索之色。

刘孝孙见杨集似乎不知此人,详详细细的介绍了起来:“大王,冯盎此人来历不凡,他是十六国中的北燕国君冯弘后裔,北燕亡国后,冯弘之子冯业留在交州高凉郡。冯业之孙冯融担任过南梁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娶岭南高凉越族大姓冼家女、冼夫人为妻,因而成为高凉越族首领。南梁任命他为高凉太守,但是相对于冯宝,冼夫人尤为出色。”

“冼夫人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巾帼英雄,她在南梁亡国后,使冯家顺势效忠陈国,及至陈国灭亡,交州开始并没有依附大隋,几个郡都奉冼夫人为主,号为圣母。时任晋王的圣人拿出陈后主留给冼夫人的信,告诉她陈国灭亡了,让她归服正统。她率领族人归附大隋,被先帝加封谯国夫人。而这个冯盎就是她的孙子。”

介绍完对方的家世,刘孝孙说到了冯盎本人:“冯盎字明达,初以门荫,授宋康县令。时王仲宣造反,冯盎遵祖母冼夫人之命平定了王仲宣造反,先帝授以高凉太守之职,此后他陆续平定五州獠人叛乱,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今年迁左翊卫将军。”

“快快有请!”杨集也知道冯盎,不过他钦佩、敬重的是其祖母冼夫人。这位巾帼英雄精通军法、兼通军政、通晓天下大势、识时务,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