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合围辽阳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264 字 4个月前

哦,哦!方正化连连点头,眉飞色舞,说道:“如此说来,辽阳已成为孤城,光复是指日可待了。”

“正是如此。”郭大靖说道:“本帅已命令各部连夜行动,四面围城,不使一个建虏能够逃脱。”

“兵贵神速,郭帅高明。”方正化赞了一句,目光移向桌案,那里是各部刚送来的军情报告。

郭大靖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说道:“详细情况便在此,方公公可拿去细阅。”

“那是再好不过。”方正化为了力求详尽地给皇帝介绍战争的进程,战斗的经过,自然不满足于郭大靖口头上的简单讲解。

送走了方正化,郭大靖又给鞍山堡的毛文龙写去了书信,汇报了战局的发展,以及接下来的作战安排。

这是礼貌性的通报,毛文龙并不会干涉郭大靖的指挥,但对战局的了解,却不能让他蒙在鼓中。

“禀报郭帅,土营耿统领在外候见。”亲兵入内禀报。

郭大靖收好书信,命人连夜送出,才让耿名战入内参见。

“郭帅,末将已经初步勘测过城南、城西的土质,只要排干护城河,挖掘坑道困难不大。”耿名战也没有废话,直接做了汇报。

郭大靖微笑颌首,伸手示意他坐下,缓缓说道:“现下情况有变,土营可能要在四面作业。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你可以从各协里暂时调动。”

挖掘坑道虽然是技术活儿,但其中很多更是力气活,简单而重复的掘土,并不需要特别专业。

只是两点爆破的话,郭大靖认为进攻面狭窄,伤亡会增加。

如果是多点的话,不仅会使建虏左右支拙,兵力分散,更能投入更多的部队,尽快破城,并减少总的伤亡。

从时间上看,郭大靖并不着急。他预估的破城时间是七天,最多不超过十天。光复辽阳的同时,或者是之前,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便要展开。

“郭帅,不知道期限是几日?”耿名战比较谨慎地开口询问。

郭大靖说道:“七日,最多不超过十天,才不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

耿名战估算了一下,躬身道:“如果能在三日内排干护城河,末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那就做好充足的准备,明日便要开始堵水排水。”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注意,辽阳城是‘日’字型,你可灵活选择爆破点,一举攻破全城。”

并不一定要在四面挖掘坑道,在东西两面进行多次爆破,也能够达到目的。宗旨就是不能给建虏退守北城或南城的机会,要南北两城一齐攻破。

“末将明白。”耿名战起身领命,“先作好爆破计划,呈给郭帅阅看。”

“好,明天再作计划,不用熬夜了。”郭大靖赞了一声,起身笑着目送耿名战告退离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者说是,刀已磨好,就等着出鞘见血。

虽然辽东的军情还未传来,但对于郭大靖来说,只要辽东不败,就算达不到作战计划的目标,战局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和改变。

平辽灭虏,离实现目标是越来越近,郭大靖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

一方面是来自于对东江军战力的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建虏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颓然之势。

畏首畏尾,既有侥幸心理,又要安排后路,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和一往无前的东江军相比?

做个可能并不恰当的比方,现在的东江军如同刚刚叛明的建虏,锐意进取、无畏向前;

建虏则象当时的辽东明军,既不想轻易弃守城池堡寨,可对作战又没有什么信心。

郭大靖又思虑良久,才躺下休息,终于是能比较安心地睡一觉了。可睡到半夜,亲兵的急报,又把他惊醒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