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决战之前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272 字 4个月前

郭大靖见众将都脸色郑重,想是听进去了告诫,便起身站到墙上的地图旁,指点着开始布置下一阶段的行动。

“我军围攻辽阳的兵力至少要四万,分别由孔将军的后协、尚将军的中协、何将军的新编协、崔将军的朝鲜友军来承担攻城任务。总预备队是刘将军的左协。”

“按照目前火炮轰城,以及坑道掘进的速度,预计在五日或六日后进行总攻,争取一举破城,全歼守敌。”

孔有德、尚可喜、何可纲、崔孝一和刘兴治,都认真地听着。这将是他们五部的战斗,光复辽阳,全歼建虏,也是他们这辈子值得骄傲的功绩。

“此次攻城,破城要快,但进攻要缓,充分发挥火炮火枪的优势,稳步推进,以减少伤亡为要。”

打开缺口后,以最快的速度攻进城内,使建虏来不及调动兵力堵击。

可一旦在城内展开战斗,东江军各部便不要急于深入穿插,而是以佛朗机炮和野战炮为先,辅以迫击炮,再加上严整的战阵发挥火枪的火力,步步推进,直至全歼敌人。

这与以往的打法略有不同,尽管东江军攻城掠地的战斗并不多,可也有数个战例可以参照。

在援朝作战时,东江军便有过城内战斗的经历。当时没有那么强大的火力,主要是靠兵力优势,与建虏展开混战。

“破城的方向,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在南面和东面,在总攻之前,攻城部队要向城南和城东集结,现在的防区交给左协和飞飚团。”

郭大靖走回长桌,拿起茶杯喝了两口,让领将们消化一下,思考一下。

半晌,郭大靖才抬头扫视,开口询问道:“战前可能还会有调整,参战各部先做好准备,城内的地图会下发,让部队熟悉一下。”

既然不是最后的方案,各部将领也就没什么问题可说,都点着头表示听清楚了。

郭大靖再次走到地图前,教鞭指向了太子河,对着张焘说道:“水师分为两部,一部载运物资沿河东进本溪,为东路军后勤保障。”

张焘用力颌首,认真听着,想知道东路军的组成,才能决定派出多少船只。

“东路军由飞虎团、飞豹团、飞飚团组成,沿河东进,由本溪向沈阳发起进攻。时间定在总攻辽阳的前一天或前两天。”

郭大靖告诫众将要谨慎,不要轻敌,他自己也是在这样践行。辽阳未下时,兵力并不充足,分路急取沈阳,显然是有风险的。

樊化龙的目光闪了一下,既然他率领的飞飚团归入东路军,可攻打辽阳时,飞飚团还要接守防区,这似乎有些分身乏术。

但接下来,郭大靖的继续布置,解开了樊化龙的疑惑,“东路军分为两部,相隔一天,先后出发。飞虎、飞豹在前,飞飚在后。”

“另一路水师载运物资,以及前协将士,作为西路军,走浑河,向沈阳进发,时间定在总攻辽阳的那一天。”

水师分为两路,还有不少船只承担着从营口、牛庄驿运输粮弹物资的工作,已经无法再载运两协的将士。

所以,郭大靖为了保险起见,把前协出发的时间又压后了一天。

“在攻打辽阳的前一天,特战营和右协要渡过太子河,在北岸建立稳固的桥头堡,然后稳步北进。”

两协将士作为中路,突破太子河,直接吸引并牵制建虏的主力部队。虽然有点象孤军深入,但离后续部队的距离不是很远,在三五十里左右。

而攻打辽阳的部队,预计在一天的时间里能够解决战斗。简单休整后,便要渡过河,紧随在两协身后,向沈阳推进。

这样的布置,显然比之前的设想,要谨慎稳妥。东西两路人马,作为奇兵使用,还要看中路推进的情况,再做时间上的调整。

如此一来,建虏想集中兵力攻击一路,在情报上便要滞后,注意力很可能会被中路的东江军所吸引。

毕竟,中路人马是最早发动,也应该是最突前的,对沈阳最有威胁的。

不管是中路,还是东路,都是分为两部,先后进发,能够呼应支援,防备建虏集中兵力的突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