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糖蜜

躺在床上,张一知道7号农场200公顷甘蔗正式开始收割了。

每天固定的工作,早上先给小七和潘妮准备早餐,之后送她们上校车。这才有时间到七号农场看看。

收割甘蔗的切割机和收割小麦、玉米的农机都不相同,为此陈华特意去买了两台专用甘蔗收割机,为此花掉50万美元。

如果把这两台甘蔗收割机的成本算进种植成本,那么今年肯定是血亏的,好在机器保养得当,可以使用很多年,总的来说值得投入。

一般来说会先收割一英亩地,做一个产量统计,以计算整田产量。

老美喜欢按英亩计算,可谁让农场主是中国人呢,加上工头陈华也是,所以就按亩计算了。

陈华把一亩地甘蔗,用翻斗车拉到地磅上过磅,立马得到结果。

“老板,正常甘蔗亩产10000公斤,这次又是高产,亩产达到13000公斤,整整高出正常产量三分之一!”

对于农场农作物次次高产,陈华已经麻木了,这次高产也并未出乎他的意料。

丰收就好,对于张一来说这是件开心的事情,“那就好,你们都辛苦了,果然都是种田的专家。”

张一知道高产的原因,但这个功劳必需要推出去,种什么产量都是最高的,如果没有原因,还以为农场闹鬼呢?

一次二次还会想着找找原因,现在是次次高产,陈华自己也迷惑了,‘难到真的是种田用心的结果?’

之后陈华把过磅这车甘蔗拉到郎姆酒车间里,进行第一步‘清洗’,每个车间里都接有流动湖水,使用非常方便。

洗净之后沥干,在进行第二步‘榨汁’。

按尼可的要求,因为手工产量低下,最多只需要80万公斤甘蔗便足够使用。

按7公斤甘蔗可榨1公斤糖蜜,一公斤糖蜜酿制一升郎姆酒计算,80万公斤甘蔗大约可酿郎姆酒115万升。

看似很少,但这已是现在人力可以做到的最大产能。

如果是古吉给设备安装了自动化运行程序,那么产量可以无限提高。现在生个酿制步骤只能手工进行,产量自然高不了。

甘蔗产量每亩13万公斤,80万公斤甘蔗,也就是62亩地的产量。

相比总种值面积200公顷、3000亩地,占比只有九牛一毛。

剩下的则需要全部卖给‘博纳’制糖厂。

送走林奇不久,小七、潘妮放学回来,崔友跟着一起回来农场,崔丽不在,崔友同样有能力保护小七。

接着迎接她们的是亚伦老师的讲的课外历史课,他把历史讲成故事,两小朋友特别爱听。

亚伦认为历史像车轮、滚滚向前,会重复。

这个理念和中国人的‘读史明智、鉴往知来’类似,张一很赞同。

他们讲故事去了,张一的则需要提前准备晚餐。

菜园因为有温室大棚的缘故,农场四季都有不同疏菜可以吃。

平时菜园里陈苏在打理,但因为她住到10号农场,距离有点远,张一开始慢慢学着接手打理菜园。

现如今农场里只有张一、小七、丹尼父女、崔友兄妹、尼可和安琪,八个人住。

所需疏菜比原先少了很多,因此菜园种植面积缩小很多。现在除了大棚里面还在种着菜,大棚以外的菜园就荒着了。

采摘一些豆角、番茄、菜椒、缸豆,张一离开菜园,来到马棚。

轻轻抚着公主的白色毛发,它现在怀孕两周,肚子还看不出什么,估记它自己也没什么感觉。

人类十月怀胎生下宝宝,马的怀孕时间比人类还要多40天,达到十一个月之久。

这个过程,公主需要被悉心照料,接下来的日子,张一得更加频烦往返畜棚和小院之间。

毕竟‘公主’是雪莉的‘女儿’,张一不敢有丝毫怠慢。

晚餐进行时,安琪和尼可,一起来到别墅客厅。

“boss,刚才我联系了五名临时工明天来农场帮着收割甘蔗。”

安琪对张一说。

“明天吗?我还以为等到甘蔗收割完成之后,收割小麦时才会需要临时工。”

晚餐除了菜园里的疏菜,张一还在锅边贴了几块腊肉,这样煮出来的米饭香软,锅巴劲脆,肉也好吃。

嘴巴里嚼着一块腊肉,张一一边和安琪聊天。

“明天第一车甘蔗就要及时清洗、榨汁,以保存甘蔗的原汁原味,才有可能酿出口感上乘的郎姆酒。”

尼可无奈解释道:“所以需要本森、马乔、劳里三人帮我,这是体力活。”

“没问题,优先满足你的要求,无论你需要多少甘蔗,多少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