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回长安

武媚娘很想现场将册子翻开来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却又见到孙享福已经在马上朝自己挥手,便举着册子,也向他挥手道别,最后,在一阵马蹄声中,看着孙享福一行人渐渐走远。

孙享福留下的东西,已经算是科学种植的基础篇了,也是农业教育走上科学道路之后的第一篇正式教材的开头部分。

大唐越是往后发展,对于种植技术的需求就会越大,就像荆襄之地的湿地种植产业,如果有几个农门弟子水平的人作为指导,今年过渡一年,明年就能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所以,它形成规模,开始爆发的时间,会往后推至少两三年。

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也会出现,所以,农门需要扩大,并且逐步走上社会,不然,就无法满足这个社会对于农业的需求,从而让更多的人手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去从事工商业,毕竟,百姓们主要消耗的,还是农作物产品。

孙享福很期待聪慧的武媚娘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就像期待李淳风能在数学上你给他带来惊喜一样,聪明人,不应该把智慧局限在历史上那种狭窄的认知上,开创,开拓,才是对后人有意义的东西。

上元节赶路的好处就是,孙享福有机会可以看到好几个城市过上元节的场景,贞观四年是历史上大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世民在这一年灭了突厥,四方宵小从此不敢觊觎李唐王朝。

而且,这一年之后,大唐四处就开始风调雨顺了,国家经济也开始快速起飞,每年都有周边蛮夷小国上贡称臣,纷纷送本国学子到长安学习中土文化,让华夏文明开始快速向全世界传播。

不过,由于孙享福的到来,历史来了个大变样,大唐的国力更加强盛了,突厥在两年前就灭掉了,大唐又进入了另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而且,吐蕃也有可能提前爆发与李唐的战争,这也算是一场亚洲霸主的争夺战吧!

战争的表面形式,是士兵相互厮杀,但它的本质,其实是为政治服务的,大国之间开战,打的往往是经济,高句丽的底子很厚,注定了大唐在这里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吐蕃的底子薄些,历史上的几场战役,都是一波流。

而除了这两只狼以外,还有一群豺狗在旁边叫嚣,那便是吐谷浑和党项各部了,孙享福才走到洛阳,便得知了长安那边的一些消息。

冶炼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军事装备,竟然被调往了姚州和鄯州的牛进达军和李绩军,看来,李世民是想主动参合进吐谷浑与党项各部的那场假打之中去,将战场,摆在大唐本土之外,另外,实力变强了的他,已经不允许吐谷浑和党项各部在他的卧榻之旁存在了。

到了洛阳之后,孙享福同样选择在溪村过夜休息,这里,也将面临一次产业升级转型,只靠农耕和养殖的话,他们的极限,也就到现在这个规模了,洛阳的交通比长安更加便利,辐射范围更广,此前孙享福给长孙无忌提了很多发展建议,他自己,当然也不会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