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去云南

“这些新作物,就是农门的子弟,也是从来都没见过,何况是那些农学生,所以,我还是要去看看的,这边的话,剑麻和橡胶树种下之后,我把二小放在这里照看就行了,他虽然平时话少,但是种植水平和领悟力还是很高的,至于其它作物,都不是急需的,咱们可以慢慢来,反正我去云南那边,也就是统筹安排一下,过几天就回。”孙享福喝完了绿豆汤之后,将碗放下道。

云南那边的天气,尤其是靠南边的地区,非常的适合种植很多作物,基本都不需要去赶什么季节,像橡胶树的话,种在天气更加炎热的交趾沿海,可能会更好,反正种子有多,分几处试种,效果可能更好。

“那,我就通知人手准备快船了,您可得快些回来,这边,等要开发的地烧好,将周边的野兽驱赶一遍之后,我们就开始建屋了,您说的那个‘堡垒式多元化养种住一体型’农庄,设计的很复杂,还是得您亲自过来盯着比较好。”

所谓的堡垒式多元化养种住一体型农庄,就是孙享福根据岭南现在的特殊环境,借鉴了后世岭南的围屋,碉楼,设计出来的一个即方便大家种植,养殖,又能够保证大家生活居住区安全舒适的大型土木建筑。

它建成之后,能够以村为单位,集中生活几十到上百户人家,围屋加碉楼的设计,使得它一旦关闭上了大门,就算是山贼土匪想要进来,都难以攻破,更加别说那些毒蛇猛兽了。

事实上,类似的建筑,本就始于两晋隋唐时期,不过,孙享福又加入了很多现代人的理念进去,使其能够更安全的存在于深山老林的同时,也更加便于生产。

首先他的选址要好,不光是要在农田中央,取水方便,视角开阔,还要排除受到山洪或者泥石流冲击的可能。

其次,所有的出入口,即便是白天敞开的时候,也都采用像迷宫一样的回旋式进出口,即便是有野兽想在白天大门没有关闭的时候进来,也容易给套在这个设计别致的门洞里,这是碉楼的一些建筑艺术。

它还有很多碉楼的特长,比如一楼的挑高会很高,而且,不住人,可以用来养鸡鸭,牛羊等家禽牲畜,只需要引一条水进入围屋墙角的沙子过滤池,清水从沙子中过滤到院内,不仅能够供鸡鸭牛羊牲畜饮用,还能用来清洗这些家禽牲畜的居住地,按照清理的比较频率,有高达五米的挑高空间,和向内面基本敞开通风的情况,一般不会有多大的气味,毕竟,这里的养殖规模也不会很大,就是供生活在围屋的人自己食用,或者耕种的时候使用而已。

清理一层牲畜棚的污水,以及那些牛羊鸡鸭的粪便,会顺着一条有高低设计的排水道,直接流入之前挖好的超大化粪池用作沥肥,楼上的排污系统,也是连接化粪池的,反正岭南早就能制作冲水蹲坑,马桶,陶管之类的排污下水系统了,还可打按压井,可以直接将水压到楼上,供大家使用。

而且,人不是居住在二楼,而是在三楼,因为二楼是农具或粮食仓库。

从一楼上二楼,也不是楼梯,是可供板车通行的大斜坡环绕而上,岭南的天气潮湿,尤其是南风天的时候,可不能将粮食作物放在一层,或者贴着地面存放,那样很快就会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