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问与答(下)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你一定要坚持成立监察小组,对荷花城和风筝城两地的采购业务进行隐匿抽查和监管?尤其是荷花城,计划安排的巡检人员最多;两个农业事业部的老总对这一条非常反对,认为这是在不信任他们。”林可染神情有些严肃。

事实上,她从回国到空降市场综合管理部这段时间,虽然某人让她觉得很戳眼睛,但是整体而言,她对集团、对于齐鲁人的印象非常不错,因此杨铸这种全然不信任集团同事的倡议并不认同。

而且,即便是职场小白也明白,这种做法极为得罪人,如果在巡检过程中再起点冲突,那么前面卖出去的人情极有可能完全打水漂。

这种损失是林可染完全无法接受的,偏偏自己跟父亲说起这事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示反对这事,任由自己追问,也只是让自己再思考思考,实在不明白的话,去找杨铸解答。

杨铸听到林可染的疑问,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林主管,你是林总的千金,平时接触到的又都是管理层级别的人,因此有些事情你不太懂。”

看到林可染一副被冒犯到的表情,杨铸叹了口气:“总之,你只需要知道,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就可以了。”

说到这,杨铸嘴角露出一丝自嘲。

虽然他本身就是齐鲁人,平日里也为这个身份自豪,但前世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和接触到的一些事,他不得不承认……在齐鲁的很多地方,的确存在着一些让人非常失望的事情的。

荷花城作为齐鲁省人均gdp最垫底的几个地方之一,在后世虽然有了许多进步,但在眼下这光景,用“乌烟瘴气”四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

这个以眼下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地方,其民风风俗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平和朴质,也并没有如同齐鲁许多地方一样的豪爽大气;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荷花城人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人们心中的骚动也越来越明显;其实在杨铸看来,这不是什么坏事,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的本能追求,内心的骚动和不甘平寂永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

但是……齐鲁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用人不当、发展上走了一些弯路、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等等原因混在一起,逐渐造成了这里的风气越来越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