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解惑

“做平台,初期最重要的其实是商家资源;由于我们的店长都是经过筛选的,本地的人脉便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他们都属于下岗工人这一数量极为庞大的圈层里,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有利益关联的情况下,往往会比较抱团;工友之家之所把抽成比例的决定权下发给各个店长,让他们自己上报各个城市的抽佣比例,为的就是跟各地商家形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利益联盟。”

“事实证明,这种放权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在账面给铸投商贸造成了一定的收益损失,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却形成了客户-商家-工友之家的良性循环。”

“毕竟商业这东西,并不是真的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企业有了足够的私域流量,才能真正有资本进行下一步大动作。”

………………

“再后来,就是工友之家推出o2o项目,进入20时代了,那时候公司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的第一要务是通过扩大错位竞争来抢占消费者心智,使其产生足够的黏性。”

“虽然现在各品牌的错位竞争手段都以广告宣传为主,但我并不想这么干。”

“最好的错位竞争,是让消费者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你与众不同,而不是通过广告去慢慢教化——这就是我设计o2o模式的初衷。”

“还是先说天时。”

“首先,互联网这个概念火了好多年之后全民皆知,虽然行业内迎来了第一波泡沫崩溃的前兆,但是普通民众并不知情,依旧把它当成了当下最时尚、最先进的东西,但凡什么事与互联网挂上钩,那必然会引来一大波的关注;”

“其次,虽然互联网概念依旧火到没朋友,偏偏当初基本上所有互联网项目都高高悬在天上,没能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变现模式,自然也没有一款能落地,且与大众生活真正紧密相连的产品,”

“因此,即便有许多实体商家在碰瓷互联网的概念,推出了一大堆所谓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但大众不是傻子,里面有多少水分,最起码接触之后便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而我们的o2o项目则完全不一样,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跟互联网强关联的项目,谁也无法否认它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通道;”

“这种堪称划时代的商业模式,必然会引来全社会的关注和好奇,当全民的热情被点燃后,迅速爆红并不是难事。”

“而且,如果你依旧关注着线下的情况,就会发现……随着商家产能过剩愈加明显,现在的经销商霸凌、渠道霸凌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层级效率过低、支出过高的渠道费用已经成为压在商家的三座大山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相对扁平化和费用低廉的渠道必然很容易被商家接受;而没有那么多分销层级后,商家产品的价格往往在市场上会很具有诱惑力——只要管控的好,很容易形成另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说地利。”

“随着工友之家前期的稳定运营,各地政府都逐渐发现了这个项目在协调本地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毕竟隔除信息差后,消费者-商家的交互式优良体验是很容易拉动经济活力的,这种良性循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情况的发生。”

“因此,即便是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依旧存在,但对于工友之家的态度却变得非常积极——毕竟工友之家从本质上来说是平台,而不是与本地实体企业抢饭吃的企业。”

“所以,在这一块,工友之家的优势简直在全国民企里面傲视群雄——毕竟即便是后来出现的117同城和荔枝网等竞争对手,由于在品控等诸多细节上做的太糙,在协调本地经济这块远远比不上我们。”

“最后说人和。”

“我们从工友之家10时代起就一开始就强调服务态度和细节管理,在商家评级和品控这块做的尤为出色;因此,这导致了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度极高。”

“我们的本地生活服务本来就是一揽子与消费者日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服务,仅仅半年时间,就成功黏住了足够庞大基数的客户;”

“有了足够的信任度做支撑,我们哪怕是推出再敏感、再离谱的服务和产品,相信也能有大量的消费者为我们的商誉买单,更何况我们的o2o项目并没有一步从线下跨到线上,而是采用过渡型模式?”

“前面说的是c端的情况;在b端同样如此,我们工友之家的规模和忠实消费者基群在那放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个极为优质的超级渠道;”

“因此,即便是那些商家从未听过o2o项目,对其并无把握;但只要我们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并予以合适的抽成比例,哪怕我们的品控条约再严格,他们中的99也都不会拒绝!——毕竟当下传统渠道的成本已经让绝大部分商家不堪重负了!”

“再加上有了泉城汽水、漂亮多鸡尾果汁、泉城肉联厂的系列肉制品等明星产品进驻做表率,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很容易在示范效应下跟风尾随;因此就冲着那些明星产品的自身流量,o2o项目的启动也不会有多难。”

“种种buff叠加下,o2o项目启动的失败率不足两成,这么高的成功率,不试试简直对不起自己!”

………………

说了足足大半个小时,杨铸有些口渴,拿起了桂花水喝了一口,那侵染了淡淡檀香的滋味让他精神恢复了些,继续说道:

“必须要说,去年年底与辽省签订合约那事是突发状况,因为我那位老朋友的关系,我不得不选择了与他们深度合作;”

“事实上……我本是想沉淀个一年时间再走下一步的。”

万清猗听了这么久,也算大体能明白了杨铸的基本思维方式,犹豫了一会,猜测式地问道:“wto?”

杨铸点了点头,的确是跟wto有关,不过与校花同学乐观地以为华夏会在今年加入不同,有着两世经验的杨铸却知道,要等到明年的12月份,华夏才会正式加入wto,而他之所以原本打算明年年初才行动,其实是想提前一年布局,而那时候他手里的资本更雄厚,可以用的筹码也更多些。

万清猗看见杨铸点头,心里微微有些受表扬的学生似的窃喜之余,想了想,又问道:“那这么说来,虽然提前了一年,但你现在已经跟辽省那边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公司要进入下一阶段……要步入成熟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