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想要夺回话事权?

“其性质,无异于一名已经走上了擂台的拳击选手,非要坚持在手臂上带着沙袋跟别人竞技!”

………………

看着面前挥斥方遒的中年男子,林雄的眼角跳了跳,眼神不自觉又扫了扫杨进。

事先不打一声招呼,便让这家国内有名的咨询机构在集团内部做报告,而且一副反对希望集团继续进军种植业的架势;

杨进这一出究竟是单纯地想要反对此事呢,还是……打算以此为契机,逐渐从自己手中要回集团的控制权?

想到希望集团刚刚重组的时候,那份心照不宣、但却没有落入笔墨的君子之约,林雄心中满不是滋味。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他对这事倒也没有多惊奇——希望集团重组之初,虽然上面给出了5年时间里让他跟供销社那帮子人打擂台,由此决定届时希望集团未来的真正话事人是谁;但任谁也没想到,自己这边依靠着杨铸的两家公司,竟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那帮子人压的连话都说不上,活脱脱一个被家庭冷暴力的小媳妇,整个集团也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虽然集团业务连年飘红是件大大的好事,但供销社的那帮子人背后牵扯的人委实有些太多,再加上这两年其实也顶了不少脖子,因此有人想要让杨进这个董事长“名正言顺”地夺回集团的话事权,从而让希望集团“回归原本的道路”,也不是什么完全无法理解的事。

只不过……

希望集团进军种植业,为自己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这事,干系委实重大,眼下竟然意图通过否定这种战略决策的方式来否定自己,却着实有些过份了!

………………

林雄这边还没考虑好今天是不是要当场做出反击,由供销社原班人马重组而来的民生事业部的老总却一脸忧心忡忡地开口:“沈老师,要是按照您的分析,集团朝上走,有欧美的技术储备卡着;往下走,对比海外优质原料又毫无优势;那么……我们集团未来的出路究竟在那?”

那位姓沈的中年人似乎很享受被别人叫老师的感觉,闻言微微一笑:“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和消费市场规模;”

“因此贵集团要想在未来获得突破性发展,除了要把拳头收回来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在这两个时代机遇上寻找到自己的发力点,然后全力出击,这样才能以点突面,最终在全球产业链条上占据一席之地!”

民生事业部的老总略显松弛的胖脸上一副谦虚请教的样子:“沈老师,那您的建议是……?”

中年人自信地笑了笑:“贵集团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是面对终端消费者,而非tob的大规模制造,因此在人力成本这块发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大家别忘了,咱们华夏可是有着足足13亿人口,这种规模的消费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独一份;”

“因此,我的建议是,贵集团当下不要好高骛远,也别总想着把产品迈向全世界,把目光盯紧在国内消费市场才是王道!——毕竟世界各国的食品饮料准入标准各不相同,消费者口味偏好也是不尽相同,如果现在就把太多精力放在海外市场,无异于猴子掰包谷,得不偿失!”

听到中年人又cue了林雄一道,民生事业部的老总心里的舒坦难以言喻,脸上却满是疑惑:“沈老师,可是我们希望集团这两年一直都在致力于深耕国内市场啊,我们还能怎么发力?”

中年人呵呵一笑:“诸位领导,恕我直言,贵集团这两年虽然连续推出了两款爆款果汁饮料和一款前景可期的咖啡产品,但是本质上是在抢占消费者心智,贵集团表现出来的,更多也只是一个产品研发和生产机构而已……但是要说到深耕国内市场,贵集团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下了定论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习惯性地一挥手:“纵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诸位领导就会发现……当下的华夏,虽然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宣传手段也千奇百怪,更有学者公然宣称,国内已经进入了【重营销、轻产品】的年代;”

“但是拨开现象看本质,当下的华夏,实际上依然处于渠道为王的阶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渠道把控力依然是这个产品过剩的年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贵集团最需要深耕的领域!”

说到这,中年人耸了耸肩膀:“当然,这里说的渠道,并不是狭义上的渠道,而是广义上的渠道——除了商品终端陈列和商品流通网络之外,它还包括面对b/c端的价值信息传递渠道、原料采购渠道、运输物流渠道,以及消费者心智诱导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概念更像一个大营销的混合体。”

“事实上,在我们团队对贵集团诊断评估后的结论报告里,贵集团在信息传递渠道、消费者心智诱导渠道这两块的建设工作非常棒!其余方面嘛……就非常一般了!”

一脸疑惑的杨进这时候忽然插话进来:“沈总,你说的这话我有些不太明白;”

“其余的也就罢了,可是终端陈列这块……我们希望集团目前的进驻终端数量已经超过了11万家,其中更有各大ka店和工友之家这种o2o超级平台;可以说,全国范围内,县级以上的区域里都有我们的陈列!”

“如此的终端铺设力度都只能算一般的话……莫非我们还要把渠道下沉到乡镇这一级别才行?”

面对着杨进这位集团董事长,中男人的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杨董事长,我想你误会了;我所说的深耕渠道,可并不只是把产品陈列进去就完事。”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在当下的二三级城市,一个c类社区便利店的老板,完全可能因为1毛线的利差,在逢人主推一款饮料的同时,却把另一款同类饮料贬的一无是处,甚至连拿都懒得跟你拿;”

“同样的,他也可能因为跟渠道专员关系好,在没有利差的情况下,进行同样的操作;”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您还觉得单纯的终端进驻数量有太多意义么?”

杨进似乎若有所思:“沈总,你的意思是……?”

中年人点了点头:“没错,或许是贵集团公司的几款产品太过火爆,让诸位领导忽略了一些东西——事实上,在我们市调期间,发现贵集团重【市场拉手】、轻【渠道推手】的情况非常明显!”

“所谓花无百日红,一款产品不管当下再怎么火爆,但毕竟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一旦只有拉手而无推手,等到产品进入下行期后,很容易被人为地加速缩其市场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