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资源调配

事实上,自从进入2000年以后,声名鹊起的铸投商贸在省里的牵头下,也一直参与着面向双庆的对口帮扶工程。

只不过,对口帮扶并不是赈灾捐款,而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平衡,帮助对方盘活经济活力,助力对方的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在互赢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投资、技术合作、销售采购为主的商业行为而已;

因此,铸投商贸虽然挑选了许多双庆的农产品和本地特色品牌进驻自己的o2o平台,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尤其是物流方面的考量,并未如同跟辽省一样,进行深度合作。

“难道,振兴司想要让我们公司对双庆进行战略合作为条件,这才答应帮我们推动农产品特供基地项目?”小丫头眉头皱了起来。

………………

作为公司的老板娘兼监察部总监,这类“任务性质”的业务自然是她们监察部的监督重点,否则一旦出了什么纰漏,影响是极为恶劣的。

正是因为如此,她自然知道双庆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市,但是作为国内最大的直辖市,实际面积更是高达82万平方公里,足足是帝都、天津、魔都三市总面积的239倍;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省来看待了——毕竟,琼省面积也才34万平方公里。

不过面积大不大的,倒不是小丫头皱眉的主要原因——她真正皱眉的,是双庆这边独特的经济结构。

或许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巴渝地区的通病,由于交通的问题,但凡是这边的城市,经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虹吸效果,而随着双庆市的经济开始告诉发展,这种虹吸效果愈加严重——足足82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市,两江的核心经济区(主城九区及周边80公里的圈层)贡献的gdp竟然就占据了整个双庆的70!

要知道,双庆的主城区面积拢共也才8476平方公里,而其周边80公里圈层的相对经济发达的县区,面积也才5024平方公里,两者相加也不过5871平方公里罢了。

也就是说,占据了双庆93面积(76万公里),人口占据双庆2/3(2001年双庆总人口2840万,主城区人口约900万,其余地区近2000万)的其余县区,拢共只贡献了30的gdp!?

虽然因为工作重心并不在这一块,小丫头并没有去让人去收集更详细的资料,但她清晰的记得,位于双庆最东北,排名垫底的巫溪县,其gdp只有榜首万州区的零头而已——虽然前者的实际面积要比后者大。

而仅从这几组初略数据的对比就能看出,如果铸投商贸要“深度帮扶”双庆,其间的难度会有多大,付出的成本又有多高——这中间涉及到的,远远不是单纯的资金而已。

而振兴司竟然绕过省里单独与杨铸聊双庆市的对口帮扶,那很明显,上面想要铸投商贸出手的力度绝不是往日的那种程度,而这就很难不让小丫头联想到一些并不太美妙的事情了——尽管按照公司的规模、业务性质和影响力来说,铸投商贸已经算得上是全国性的大型企业,振兴司直接对接铸投商贸其实也没有什么毛病。

谷………………

看到自家女人眉宇之间的忧色,杨铸哈哈一笑:“虽然老程的意思的确如此,但单就这件事而言,我并没有什么怨言!”

这话倒是实话,如果换另外一个省份或者地区,想让杨铸搞这种投资大、回报慢甚至可能没有回报的深度帮扶工程,他哪怕当场翻脸,也绝对不会答应——开什么玩笑,他杨某人又不是脑子秀逗的圣母,想让他当这个肥猪,门都没有!

但是……

偏偏这是巴渝地区的双庆!

作为一个华夏人,哪怕是一个重生者,面对着这片曾经走出过百万川军,撑起华夏最后一道脊梁的热土;就算真的这事会让他家财散尽,面对着飘散在华夏大地上的百万英魂,他也委实没有这个脸面拒绝。

更何况,这事也未必完全会血本无归,至不济……这不还是有铸投私募已经在漂亮国开始圈钱行动了么,大不了国外赚钱国内花!

听到杨铸这么说,小丫头有些犯迷糊:“既然如此,那你干什么叹气?”

杨铸有些心绪复杂地笑了笑:“我之所以叹气,是因为……或许之前在太多事上表现的太过【识大体】了,导致老程对我有些太不见外了,似乎潜意识地把我们铸投商贸当成国企、甚至央企来对待;”

“这样……非常不好!”

陆菲菲闻言,一脸难以理解地看着自家这个干哥哥:“哥,你有没有搞错!?多少人想要这种待遇都求都求不到,你竟然为这事叹气?”

说着,很有些很铁不成钢地拿着占满灰面的手指头虚空点了点杨铸:“央企诶~!国家的亲儿子诶~!”

杨铸翻了个白眼,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神态看着她:“你懂个毛线!咱们现在是私企,你少用那些国企思维来衡量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