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城口商促会

叹了一口气,女子看着满脸紧张的汉子,有些无奈地说道:“对不起,这个数字太大了,现阶段城口的旅游还没发展起来,我们公司不可能一下子投入那么多资金去改造如此多的民房……更何况,我们还与其它村有口头约定,每个村的指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钱投在你们舆田村!”

瘦小汉子顿时紧张起来,眼巴巴地看着女子:“老、老板,你们能给我们村多少指标?”

中年女子想了想:“你们舆田村现存的老式【瓦板房】有多少?”

所谓“瓦板房”,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泥瓦房,而是当地人利用大巴山中的红灰白三色片状岩石,一层层累砌后,跟原木搭建而成的一种冬暖夏凉,极具特色的传统房屋;由于其本身极为坚固耐用,外形又颇有一种粗犷美感,因此改造下来的成本和性价比极高。

听到中年女子发问,瘦小汉子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现在我们村现存的老式瓦板房只有21户……但是,老板,你放心,只要你肯多给一点指标,我们立即发动村民,赶工赶料地帮你把新瓦板房盖出来……到时候你们只需要给我们一点原料钱就可以了,工钱我们可以一分不要!”

中年女子闻言,盘算了一下后摇了摇头:“21户……已经比我们公司预设的指标多3户了!”

“这样吧,过两天我们派工作人员过去检验,如果房子没有什么重大问题的话,这21栋老式瓦板房我们公司全签了……多出来的那3栋就当我们做好事了!”

瘦小汉子表情说不出是哭还是笑,诺诺了几声后一咬牙:“老板,你看这样好不好,只要你们愿意多签10家,那多出来的10栋瓦板房,我们村里自己掏钱修建!”

中年女子哭笑不得地看着他:“有些事情你不清楚,在城口这里改造民宿是一件投资极大的事情,对比于房子本身而言,房租以及房间里的软装、三通、床和浴室这些东西才是花钱的大头。”

“所以,在公司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给你舆田村21栋房子的指标已经是我力所能及的极限了!”

瘦小汉子沮丧地看着她,嘴中喃喃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政府不是给出了扶持政策么,不但承诺给你们拉游客,帮你们谈的房租又那么低,头几年税收减半不说,还给你们补贴,民宿里要用到的牙膏牙刷和洗漱用品更是政府免费提供……你们都占了那么多便宜,怎么就不愿意多给我们点指标呢?”

中年女子表情有些不好看:“不是我们不愿意给指标,而是你要弄清楚,现在的城口旅游业几乎等同于没有,我们公司在这里投资民宿,是冒了非常大的市场风险的……如果到时候城口的旅游没有发展起来,这些民宿的投资等同于打水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我们是帮扶企业,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为了做好人把自个亏破产吧!”

瘦小汉子见到中年女人隐隐有发火的迹象,顿时不敢多言,乖乖地在意向合同书上签字后,有些沮丧地叹了口气,默默地退出了人群。

谷替一直旁观着的王顺长看着那名汉子略显萧瑟的背影,心下五味杂陈。

城口县打算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为此制定了非常多的招商引资政策,牺牲不可谓不大;但是事情的推动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就拿民宿产业来说,一方面,大多数的村民们意识相当保守,对比从土里刨食吃而言,他们非常难以接受把自己的老宅拿出去当成“旅馆”,也非常难以接受自己从靠着力气吃饭的农民转变为靠着“卖笑”谋生的“服务员”——舆田村的情况还算是很好了,竟然有1/3的村民最终愿意尝试加入民宿项目,要是别的村,估计连1/7都很难做到。

另一方面,那名中年女子说的也的确是实情,在城口这种有着“双庆最偏远县”、“双庆最小县”、“双庆交通状况最差县”、“双庆最穷县”等一系列帽子的地方投资旅游相关的产业,其中的市场风险不可谓不大——哪怕换成县里的领导,虽然嘴巴上说的信心十足,但是这里的旅游业能否发展的起来,却是任谁也没底。

只不过……

王顺长扫了一眼那名中年妇女,心中很有些鄙夷——果然是南方企业,就只知道计算利益得失,连这种关乎国家战略大计的帮扶项目都那么畏手畏脚。

要是换成我们齐鲁企业……

刚想到这,王顺长就想起了过去一年中的种种不顺,顿时有些颓然地叹了口气;

就算是齐鲁企业,也难做啊……

………………

“老乡,不是我不愿意给你们提价,而是你这个供应报价,的确有些高了啊!”某个农贸公司的桌子前,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城口某供销社的代表。

“咋个会贵呢!你看看我们的林下鸡,质量多好,一只鸡要养半年以上才能拿出来卖,那么高的成本,卖三块钱一斤还嫌贵!?”一个个头不高的汉子脸上写满了大大的不服。

青年人有些无语地看着他:“老乡,你这三块钱/斤的价格如果是屠宰好了后的供货价那倒是挺合适的,毕竟城口的林下鸡的确是好东西,可是……你这是毛重供货价啊!”

说完,青年人拿出计算器啪啪的按了起来:“按照75的出肉率来计算,毛重3块钱/一斤的林下鸡,在宰杀后就变成4块钱/斤了,算上运输成本和中间各环节的利润,卖出去至少要6块钱/斤——如果只从口感和品质上来说,这个价格也能接受,毕竟你们城口的林下鸡味道的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