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要不要迁出齐鲁?

“所以呢,加入了wto,那么省里面肯定会死了命地引入各种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那些猛然增加的蔬菜出口订单,有一大半都是工业设备进口的贸易置换单!”

“事实上,正是由于蔬菜出口量猛增,齐鲁各地又明白省里面的重心所在,这才拼了命地扩充蔬菜种植基地,为当地创收——至于饮料企业?对不起,你是后妈养的,该怎么受气就怎么受气吧,反正没人在乎你!”

出身于农村,成长于汽水厂和铸投商贸的小丫头对于齐鲁农业的强大深有感触,但是对于工业这一块,由于接触的少,却没有太多感觉,当下有些狐疑地看着自家男人:“咱们齐鲁的工业或许不弱,但……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由于齐鲁工业方面的企业大多数都是行业隐形冠军的缘故,别说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打出威名的现在,哪怕放在后世,许多人对于齐鲁的工业水平依然没有多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小丫头问出这种问题毫不为奇。

想了想,杨铸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说到:“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在国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华夏和外国!”

“所以呢,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如果把咱们华夏各个省份比作一个国家;”

“那么粤省和浙江就像是漂亮国,底子里走的高科技路线;”

“江苏则有些像岛国,底子里走的是高精尖的轻工业路线;”

“魔都则像是日不落,底子里走的是金融和国际化贸易路线;”

“而咱们齐鲁,则更像是德国,在制造业、农业上,走的是体系化技术路线”

说到这,杨铸想起了这次双庆帮扶活动中见过的那一票子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有些感叹地说道:“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即便是现在的齐鲁整体工业水平依旧还需要升级升级再升级,但就制造业的门类齐全程度和综合制造能力来说,只要给咱们15年的时间,放眼全世界,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咱们齐鲁做对手!”

看着小丫头脸上有些怀疑的表情,杨铸撇撇嘴:“你不要小看【全】这一字,这个字的威力大着呢!”

“就拿德国和岛国这两个以制造业闻名世界的国家来说,他们在制造业上的许多领域或许能领先咱们国家两三代,但是这两个国家在全球一体化和制造分工化的进程中,在许多产品上已经逐渐消失了独立设计制造能力——他们要么设计的出来,但是制造不出来;要么制造的出来,但是没有独立设计能力;”

“但是咱们国家——不,不用咱们国家组织,光齐鲁一个省,就能完成99的工业品从设计到原料生产,再到组装制造的全部程序!”

说到这,谈性大发的杨铸潇洒地弹了根烟出来点上:“而且你们不知道的是,齐鲁是咱们国家所有基建工程后面的大boss!”

“比如,咱们的齐鲁魏桥集团,是咱们国家最大的铝业和棉纺织企业,并且在15年内,绝对会冲到世界第一——可以说,国家至少1/4以上的桥梁和高速,用的都是他们产出的各种高强度合金;”

“比如,咱们齐鲁的潍柴动力,专注于重卡发动机,并且效果斐然——咱们国家1/3的国产重型卡车,用的都是他们的发动机;”

“比如,即将重组成立的青岛四方集团,专注于轨道交通装备自主研发,以他们的实力,不出20年,国内一半以上的高速列车和城市地铁,都将是出自他们之手;”

“要知道,这些企业的拳头产品没有一个不是集成型的工业品,背后涉及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何止万千?——这些产业链背后的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就更加不知道有多少了!”

小丫头早已不是小白,一个高集成度的工业产品所能带动的产业链效能有多大她自然很清楚,而一个能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高精尖产品背后所代表的工业产业链水平有多高自然也无需赘叙。

咦?

原来我们齐鲁在工业这块这么牛的么?

谷嫒小丫头有些惊讶地捂住了嘴巴。

看到小丫头被镇住的样子,杨铸满意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虽然齐鲁总是以一副服务国内基建工程的样貌出现,后世在重工业这块打下了诺大的行业名声,但实际上,它在轻工业领域同样强的可怕。

比如后世华熙生物、焦点生物这些全球5的玻尿酸供应商全部都是齐鲁企业,并且占据了全球75的市场份额;

比如后世闻名的棺材之乡曹县,以一己之力垄断了岛国90的棺材市场;

比如德州的龙盛食品,生产了国内绝大部分泡面里的调味包;

等等……

诸如此类的齐鲁企业还有很多,总之,齐鲁的企业已经涉及到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如后世全世界根本逃离不了华夏商品一下,未来的国人也根本无法避免与齐鲁企业打交道——或许,正在拿着手机看小说的你,手上的那部高科技产品,就至少有十多个零件是来自齐鲁的哦!

………………

听着杨铸胡吹了一番齐鲁的工业有多牛之余,小丫头虽然接受了“工业才是省里面的亲儿子”这个观点,但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杨铸为什么建议希望集团把水果原料种植基地往西南、东北、西北三个大区转移,并且把原因归结于希望集团是个大体量的国企身份上。

杨铸耸耸肩,正要回答,从刚才就一直沉默的林可染却叹了口气:“杨铸说的没错,怪就怪我们希望集团是国企……的确也到了考虑转移我们的核心产业的时候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原料种植基地,就连我们的饮料生产工厂和核心部门,也该考虑逐步向外省转移了!”

小丫头讶异地看着她,不明白怎么一转眼就连工厂都要转移了。

林可染见状,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青措,你在汽水厂和希望集团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基层而已,有些事情你没经历过;”

“作为一个国企,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许多时候不但要不计代价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更是要从大局出发,服从组织上的一些安排……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

小丫头点了点头,即便是在开放程度更高的南方沿海城市,国企都不可能不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和决定,更何况是在某些风气浓厚的齐鲁?

林可染扫了一眼仿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观壶中水的万大闺蜜一眼,然后有些无奈地说道:“之前杨铸说的很清楚,制造业才是省里面的亲儿子,我们这些饮料企业说白了跟捡来的拖油瓶没啥区别!”

“刚才的数据你也听到了,省里面这么大力度地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摆明了就是要在制造业这块大干一场!”

“那么问题来了,不管是生产用的设备也好,生活用的工业品也罢,甚至个人交通用的电动车和汽车……一开始,不管你产品再怎么好,以齐鲁现在的产能,总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消化掉吧?”

“再说了,任何技术都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一个升级完善的过程,一旦推出来的产品并不被市场认可,那怎么办?”

小丫头听到这里,隐隐明白了什么。

果不其然,林可染继续说道:“都说了制造业是亲儿子了,省里面总会想尽办法为他们打通一条康庄大道——就算是产品不成熟,省里面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就这么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