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涌动

…………

几个月前,陆菲菲直接找到了程永刚恶狠狠地告了一状,第二天,黎勇的父亲便言严辞警告了他一番,大意就是他并不反对自家儿子大力追求陆菲菲,但绝对不允许他用那种pua手段去对付某位小公主。

作为一个向来心高气傲的主,黎勇被自家父亲以一种近乎斥责的语气警告后,自觉脸面大失,追求陆菲菲的心思顿时淡了不少,甚至后面就没怎么跟陆菲菲碰过面了——对于这种级别的帝都子弟来说,脸面大过天,你陆菲菲就算再漂亮,能有我的脸面重要?

但是,当前段时间铸投商贸与惠选坊背后那伙人不显山水,但暗流凶险的较量落幕之后,黎勇的父亲却忽然把他叫到了书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让他想办法把陆菲菲追到手——由于部门专注方向不同,黎勇的父亲很容易就察觉到了铸投商贸水面底下那令人心惊的实力。

而黎勇也不是傻子,立时就明白了自家父亲的用意——事实上,他们黎家的家族办公室虽然目前关注的重心是在金融和地产行业,但对于其余领域同样保持着必要的关注,而且由于魔都金仓本身就是一个颇有创新性和借鉴价值的金融公司,因此对于这场半明半暗的商战,黎勇了解到的内幕要比寻常人更多,对于铸投商贸的实力,自然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恰逢这时候,陆菲菲忽然跑到了双庆,成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业部的老总,黎勇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从机要秘书一跃成为事业部总裁,或许在外人看来是平步青云,但在黎勇这种大院子弟眼里,继杨铸放权之后,陆菲菲调离了铸投商贸的权力中心,从无到有地开始组建一个全新的事业部,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令人寻味的事情。

于是,摸清楚了陆菲菲这个业务部是要干嘛的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族办公室里最得力的干将杀到了双庆,并以朋友的身份主动提出帮忙——破扇停秋的手段他们这些人玩的烂熟,他就不相信,自己在陆菲菲最窘困的时候出手相助,对方就一点感动都没有!

而女孩子嘛,一旦对你有了感激之情,那么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慢慢磨了。

但是,任明翰对于陆菲菲那近乎于阿谀的态度,隐隐让黎勇有了一丝不太妙的预感;一个6级别的元老级高管平调到一个刚刚组建的事业部里来,不但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是一副走了大运的狗腿子架势……莫非,自己当初判断的有误,陆菲菲并非是被排挤出权力中心,而是真的身负重任?

“陆总,不知道您叫我进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吩咐的么?”甫一落座,任明翰就侧身向陆菲菲询问,表情说不出的恭敬。

见他依旧是一副视黎勇于无物的架势,陆菲菲心下得意,轻轻咳了咳之后,才向任明翰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解释道:“是这样的,今天呢,这位黎先生和黄助理找到我,说是想要帮我一个大忙,而我呢,在这一方面没什么经验,因此想要请任叔叔过来听一听,帮我参谋参谋……”

………………

嗯,事情是这样的。

陆菲菲的这个医疗健康事业部很有些野心勃勃,立志要打造一个立体式的全场景“轻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而打通非敏感领域的药品-医疗-康养-健康-休闲消费环节。

但是很显然,这种全场景式的商业架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医疗健康”这么庞大到令人咂舌的命题?

最正常的做法,就是寻求一个敏感性低、同比竞争烈度低、大众认知度有一定保障,同时市场基本盘又有一定规模的细分赛道切进去,打通了循环之后,再逐渐扩散到其它赛道——这种细分赛道可以根据物理特性划分,也可以根据大众心智划分。

而经过将近两周的研究和探讨之后,陆菲菲等人终于决定,以“中医康养”为切入赛道,开始自己的宏伟计划。

之所以选中医康养这个切入口,理由也很充足;

首先,由于时代的原因和中医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它的所延伸出来的各种服务和产品,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至少在不懂行的大众眼里,不管是中医也好,中药也好,虽然未必能看得好病,但至少很难治的死人;危险性低,自然敏感性就低,大众的心理体验成本门槛就低,项目的意外沉没因素就少(需要指出,这是谬误,书友们千万不要这样认为。)

其次,双庆乃至巴蜀这边,各种由中医中药衍生出来的康养项目非常多;什么足疗啊、推背啊、药浴啊、艾灸啊、正骨啊、采耳啊、姜疗馆啊琳琅满目,而且各有特色,并且有着当下难得的消费氛围——要知道,此时的北方地区,由于居民收入、消费习惯和西医的侵蚀等原因,各种康养项目虽然不能说很少,但全方面的认可度和消费氛围绝对无法与南方地区,尤其是巴蜀这种地区想比拟。

再其次,铸投商贸的本地生活服务在这边有着非常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商家资源,可以说,只要铸投商贸愿意,快速串联出各种主题的“康、养、食、疗、美、旅、休闲”一条龙消费场景——从执行层面来讲,已经深扎巴蜀近四年的铸投商贸拥有其余企业眼红到嫉妒的资源基础。

事实上,即便陆菲菲这个医疗健康事业部才刚刚成立,人手并未全部到位,但定下方向后,前期大部分的筹备工作依然顺利的出乎意料——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出来开店的,就没有不想自家生意更上一层楼的,能与铸投商贸进行合作,是无数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就算有些有口皆碑的老字号夫妻店压根底不愁客源,但瞧在铸投商贸极好的名声上,只要工作人员肯多磨几次,往往也并不会拒绝合作。

只不过,既然叫做“医疗健康事业部”,那么陆菲菲的重心肯定不会只放在“健康”这两个字上,也不会只堆砌康养商家资源——否则的话,跟原本的本地生活服务又有多大区别?无非是推广的项目略有侧重而已。

跟在杨铸身边学了几年的陆菲菲深知,要想真正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就必须走由上而下地降维兼容路线,也需要建立一条真正具有区隔性的护城河——表现在医疗康养领域,【医】、【药】这两个字才是真正的制高点。

事实上,陆菲菲之所以要借鸡生蛋,把本地生活服务的某些权限要过来,聚拢一大堆特色康养商家资源,为的就是玩定向蓄水,从部分有硬性需求的消费者入手,逐步推广某些药品和中医诊疗服务,甚至某些定期诊疗服务——从本质上来看,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后世“好医生”+“美年大健康”的o2o中医版本,只不过流程和细节上的确有不少区别。

至于后面,等到这块的业务扩大到一定基数后,她自然会跟上游的种植业联动,尝试参与中药材的标准制定和稳定优质中药材的供应,在一些领域里谋取足够的话语权。

但是陆菲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搞定了别的企业无比头大的流量入口和基介商家资源,在粤省黑土地制药厂的带头下,也搞定了制药方;但在医师资源这块摔了个大跟头——要知道,经过20年的舆论浸染,国内的中医馆和中医院完全就是门可罗雀了好不好,那些老中医连自家孙子的学费都快交不上了,竟然会拒绝成为铸投商贸的“特聘健康咨询师”?(20年前的中医和中医馆的确很惨,甚至比前几年还惨;直到05年以后,大量资本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开始了中医西诊这种模式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是……这时候的中医是否还该叫中医,作者保留自己的意见。)

而对方拒绝的理由也的确让陆菲菲无话可说——制度不允许!

制度不允许!?

天见可怜,这时候的医疗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极深的阶段,除了玩飞刀外,各大医院的西医专家和主治医生在民营医院里挂名走单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现在你告诉我制度不允许?

开什么玩笑!

但是对方很无奈的表示,制度的确不允许,在私立医院里走单虽然也是不符合规定,但大家都是正规医疗机构,找些借口勉强也能应付的过去;但是铸投商贸跟医疗机构半毛钱扯不上干系,如果在这边挂单,那么追查起来,自己的饭碗怕是保不住了——或许西医可以用“义诊”的名义糊弄过去,但是他们这些中医医师要这么玩,很难保证后果。

陆菲菲一开始还以为这些老中医是胆子小,或者是在找理由推辞,但连碰几次壁后,她咨询了某些分管卫生领域的领导,知晓了一些内幕后,便知道,人家并不是在推诿,而是在说实话,而背后的原委嘛,的确有些令人失望与愤怒。

而今天黎勇所说的“送大礼”,说的是他有办法让帝都和魔都以及粤省的某些老中医在铸投商贸这边无责任挂单,从而帮助陆菲菲解决燃眉之急——要知道,黎勇递过来的名单虽然只有百十号人,但里面很有几个有些名气的中医专家,诚意不可为不足。

这些中医专家对于当前的陆菲菲而言,价值千金——就算由于地理的问题,这些专家来双庆极为麻烦,效率也低,但不管怎么样,至少初期的问题解决了。

陆菲菲猜的出来,黎勇嘴里的“无责任挂单”是怎么回事——如果不出所料,黎勇是通过关系说服这些医师在私立中医馆里挂单,然后通过私立中医馆来跟铸投商贸建立业务联系,只要中间有人护着,那么这种擦边球的模式就不会有人真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