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明斯基时刻

“融资”这个概念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借钱,那这三个阶段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里描写的很浅显——比如经济社会是个小镇,那么这三个阶段对应的故事是这样的:

阶段1:【对冲性融资阶段】

作为镇里面最有钱的人,银行虽然身强力壮,但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因此即便他想借钱给你,但是为了预防你赖账,还有条件的——穷鬼死远点,土豪快快来。

这种“银行相信你在未来能还钱,因此在当下贷款给你”的行为叫信贷,它能让你立刻有钱花,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为啥关键呢?

比如镇上的有志青年陈二狗想开养鸡场,但手头钱不够,于是找银行借钱创业开饭店;在陈二狗拍着胸膛保证一定会还钱后,银行拿了一叠子钞票给他;

陈二狗拿着钱到处采买,买张三的米,赵四的菜,钱就流通在市场里,被大家赚走了;

大家赚到了钱,兜里胀鼓鼓的,银行自然愿意把更多的钱借给大家,甚至会想方设法把钱借给大家。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钱就变多了,钱多了该干啥?……那必须是可了劲地花啊!

既然大家都愿意掏钱消费,那陈二狗的饭店必然生意兴旺,于是乎,陈二狗们连本带利,还上了银行的钱,而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所有人都赚了,经济正常运行。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交易,人们借得多、赚得多,消费就旺盛了,市场上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表现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

而陈二狗这种借钱的情况,就叫做对冲性融资,也是经济增长初期的必要手段;

对冲性融资点了第一把火,让经济朝好的方向起飞,而它的最大特点是——能还上本金和利息。

阶段2:【投机性融资阶段】

经济这么好,陈二狗就动了心眼,想跟银行多借钱,开连锁养鸡场,用于给自家的饭店低成本供货,顺便也把鸡肉卖给张三赵四,多赚点小钱花。

但养鸡很费时间,钱投进去,一时半会儿赚不回来,于是陈二狗和银行商议:“先还着利息,以后再还本金,养鸡场押给你。”

银行经过了调查,发现现在小镇上特别流行吃扒鸡,陈二狗的生意稳赚不赔,到时候一定还得起钱,所以双方一拍即合——陈二狗又借到了更多钱,立马开了好几家养鸡场。

陈二狗养鸡是把妙手,很快就把鸡养出来了,并且还卖了不少,赚了不少钱——赚了钱就得还钱,借得多,还得也多,但按说好的,陈二狗先还利息给银行。

银行天天坐收利息,心里美滋滋,很快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多借钱等于多赚钱,那为什么不放开借贷条件,把钱借给更多的人呢?

于是乎,银行立马下调了借贷门槛,并且调高了借贷额度,以前只能借到1万美元的赵四,现在只要张张嘴,就能借到2万!

这种“银行降低标准让你更容易借到钱“”的行为,就叫信贷扩张,也是经济发展中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类似于陈二狗的人都这么干,回报虽然大,但风险很高;像这种投机一样冒险借钱的情况,就叫投机性金融,而它的最大特点是——只还得起利息!

阶段3:【庞氏融资阶段】

经济好到这阶段,大家盲目自信,因此借更多的钱搞投资,啥赚钱投啥,比如都去开养鸡场。但人一扎堆,就很容易出事;

养鸡的人多了会出啥事呢?

举个例子,养鸡要买鸡蛋来孵小鸡,买鸡蛋的人一多,鸡蛋价格就会涨,毕竟需求变多了,供应还没变,鸡蛋就顺理成章地涨价,因此陈二狗在初期很是赚了不少钱;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像饲料、鸡舍这些跟养鸡相关的东西,都可能因为养鸡的人突然多了,导致价格上涨,陈二狗的运营成本同样在迅速攀升;

养鸡成本上去了,二狗子一时半会儿赚不回钱,连利息都还不上,这可咋办?

这时陈二狗灵光一闪,借钱还钱啊!等卖鸡赚了钱再统统还上呗!

于是乎,陈二狗东奔西跑,把自己的大舅子二姑子全部都求了个遍,甚至连自己的员工都没放过,最终好不容易把银行的利息还掉了;

现实社会中,会有很多这样的陈二狗和他们的亲戚们,他们借来借去,时间一长,人们的债务就越来越多……

虽然表面看着经济不错,大家都有钱,但都是借的钱,万一还不上呢?风险很大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