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先练练手?

由于近年来弗里德曼有意地避开zz,尽量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所以他在“第六频道”的投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这种倾向。他的忠实合伙人阿文向媒体确切地表述了这种意思:“阿尔发银行不是zz组织,不是党,不是运动,因此不参加某些明显将参与zz生活的联盟和集团。”

弗里德曼还在国外设立各种各样的公司和分公司。在古巴,他控制了镰刀帝国时期建立的cienfuegos石油冶炼企业,从事着与拉美和伊拉克的石油交易。

在瑞士由他控股的crown公司负责阿尔发财团的国际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该公司由于业务的不透明性,而被人们称为“与毛熊国资本有关的神秘公司”。

2003年3月,英国的britishpetroleu公司和秋明公司合股,成立了一家目前暂名new的新石油公司。英方准备投资45亿美元,弗里德曼占股25,一家名为aess/renowa的公司占股25(有资料说,这一公司实际上也由弗里德曼控股),毛熊国的股东代表将是弗里德曼。

现在,阿尔发财团有自己的电视广播公司。不久前,该财团又吞并了一家大的保险公司,成立了自己的阿尔发保险公司。他又得到二毛国反垄断法的许可,获得二毛国东基辅投资银行的控股权。“阿尔发-埃科”拥有了毛熊国著名的“斯米尔诺夫及其家族商贸公司”的50的股份,成为毛熊国最大的伏特加酒生产厂家之一。

虽然弗里德曼一直声称“搞好自己的企业和公司就是一切”,并主张不要和zz搞得太密切。但他从1996年起,就开始担任毛熊国政府银行活动委员会的委员。也在这一年,他参与创立了“毛熊国犹大人大会”,并担任该会副主席,负责文化委员会的工作;曾在他公司任职的许多人员,现在纷纷在政府部门任要职,其中甚至不乏有做到了管家级别的。

目前,他是大企业家俱乐部——毛熊国工业家和企业家协会的重要成员,也是毛熊国大家长定期会晤的座上客,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个长相毫不起眼的“黑发小个子”,绝对是毛熊国最有权势的风云人物之一。

当然,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大体也能看得出这位犹大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和立场倾向。

………………

“覃,不知道你这次来找我,有什么事情?”轻轻碰杯,小小饮了一口红酒后,米哈依尔·弗里德曼单刀直入地进入了正题。

上位者的时间都很宝贵,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不太喜欢过多的客套和废话。

覃鑫笑了笑:“尊敬的弗里德曼先生,估计你应该也听说了,我们铸投国贸最近在大洋彼岸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今天我过来拜访您,其实就是想问一声……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参加宴会?

米哈依尔·弗里德曼既惊讶也不怎么惊讶地看了眼前的覃鑫一眼,他自然知道对方所说的“宴会”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大洋彼岸的那场大动静里面就有不少欧洲的鲨鱼进场,作为亲欧人士,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部分内幕?

“兴趣,自然是有的,只不过……我去了能干嘛?”米哈依尔·弗里德曼眼里先是有了一丝波动,旋即冷静下来,有些狐疑地看着覃鑫。

仅仅就他所知,漂亮国那边现在进场站杨铸那一边的,起码有超过五十头大鲨鱼,涵盖了互联网、it科技、快消品、金融、汽车、金属、农业等十多个行业,实力不可谓不强大——虽然对面另一伙的势力同样不容小觑,但在他看来,自己这种活动范围连欧洲都突破不了,更多只能在毛熊国称王称霸的财阀,真的没有什么入场的资格。

其实这并不是弗里德曼小觑自己,而是客观现实——毛熊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很尴尬,东不亲西不近的,基本上没有哪个文化圈会真的把它视作自己人;虽然他们从心里是比较偏向于西方世界的,但偏偏由于镰刀帝国的历史原因,西方世界对他们提防的紧,连带着毛熊国的投资和海外业务一直很受限制。

虽然说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欧美国家中其实有不少的企业背后都有毛熊国资本的影子,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一系列或明或暗的规则下,他们这些投资就真的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罢了——别说行业话语权了,就连企业经营的话语权,他们都很难拿到。

因此在这种类似于“春秋争霸”的大规模经济游戏中,别说作为一方诸侯入场,就连去充当一个先锋小将,弗里德曼都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别拿他那二十多亿美元的身家和阿尔发财团的资产说事,这点身家在种规模的游戏中只能算是毛毛雨,更何况这种游戏,重要的是社会资源而非资金,如果你在欧美乃至世界范围内没有足够的行业影响力或者社会资源,你屁都算不上一个(强调一遍,毛熊国或许是领土大国、军事大国,资源大国,但却绝对不是经济强国,因此他们那些经济寡头或许听起来很唬人,但在国际玩家的心目中,份量真的不重,甚至还没有毛熊国那些无脑的海外帮派能让人感到忌惮)。

似乎看出了对方的想法,覃鑫哈哈一笑:“弗里德曼先生不要妄自菲薄嘛,不管怎么说,阿尔发财团在毛熊国也是掌控了首屈一指的金融机构,在世界石油能源领域,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美誉度——这些,可都是外人求都求不来的宝藏资源!”

就在两个多月前,也就是2003年8月29日,日不落石油公司(bp)终于完成了同弗里德曼控制的秋明石油公司(tnk)的谈判,弗里德曼以68亿美元的价格将tnk的50股权出售给bp。尽管交易金额在石油行业只能算是中等--当年约翰布朗(johnbrowne)为bp收购美国石油公司(aorp)的时候付出了620亿美元--然而买卖的规模大小并非这笔生意被看重的原因。

这是bp同弗里德曼的tnk在两年的谈判后,西方石油公司第一次正式收购了一家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股份。弗里德曼获得了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tnk-bp石油公司50的股份——这笔买卖使弗里德曼获得了双倍的成功:不仅在俄罗斯政府开始保护国内自然资源,在大帝开始向寡头发难,在尤科斯的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身陷狱中的时候,将自己的石油资产成功地卖给了外国公司,而且买主还是他以前的死敌,他们藉此顺利化解了一段过节。

此时的弗里德曼,在西方世界的刻意吹捧下,已经成为了某种“正面典范”,欧美各国也心照不宣地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对于阿尔发财团的一些限制——可以说,现在的阿尔法集团虽然依然不可能坐庄,但作为普通客户正大光明地坐在牌局上,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出于犹大人自带的天赋,弗里德曼敏锐地察觉到了覃鑫话中的含义:“覃,你的意思是……?”

覃鑫轻轻一抿嘴:“弗里德曼先生,想必你也知道了我们正在期货市场上的一些动作,也能猜得出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作为专业人士,您应该知道,期货市场本质上是一堆相互作用影响的磁铁——每一颗磁铁的移动,都能影响其余磁铁的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