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被人误判的“京城衙内”

曹志强当然实话实说,说他跟李厂长以及董书记,就只是普通上下级关系。

不过周厂长显然不信。

因为很明显,如果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人家不可能让曹志强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大老远的坐飞机过来,并且李厂长还单独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

哪怕李厂长的介绍信没太多内容,更没提曹志强的背景情况,只说曹志强是派过来做调研的调研员,让他尽量的好好招待跟接洽,但这更让周厂长疑神疑鬼。

事情越大,内容越短,古今皆然。

尤其还是这种招呼都不打一声,突然从京城飞过来的年轻人,那怎么想都不过分。

要知道,这年头能坐飞机的人,必须是达到一定级别,或者相当重要的大人物才行,正常来说,这样的大人物,起码四十岁开外才对。

而曹志强这么年轻,看上去最多也就二十来岁。

这样嘴上没毛的年轻人,本事肯定是不可能太大,级别也不会太高,那就只能是有大背景。

再考虑到曹志强是京城人,那就更引人遐想了。

也有可能,曹志强是某些“有背景”的“强力部门”的人,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才打着京城红光机械厂的职工旗号过来。

这种神秘传说,就算过去没见过,也总听说过。

曹志强的突然到来,本身明明就很反常,他又说这次过来,不是来省城的卫红机械厂做调研,而是去一个连周厂长自己都未必记得名字的小县城去做调研。

这当然就引起了周厂长更大的遐想跟深想。

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做调研,居然能坐飞机来,还有京城兄弟单位的厂长,亲自给自己写介绍信……这牌面,一般人谁能做到?

就算有这种人,也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

事有反常则为妖。

再结合如今的时代因素一想,哎呀,那就更了不得,指不定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大事件。

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曹志强哪怕再说真话,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人家也不会信了。

更何况,曹志强也不会傻傻的说真话,毕竟来之前,李厂长已经教导过他该怎么说怎么做了。

所以,曹志强说话总是遮遮掩掩加模棱两可,只说自己是红光机械厂的普通职工,来这里出差,主要是做调研的,至于调研啥,那就不要多问了。

多说多错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但曹志强越是这样藏着掖着,人家就越是疑神疑鬼,越觉得你不简单。

最后看实在问不出啥了,大家也就不再问了。

毕竟这种京城来的不知底细的“衙内”,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因为那种有大背景的衙内,或许不会让你更进一步,但让你后退几步还是容易的。

总而言之,过分年轻,衣着光鲜,京城人士,坐飞机来……

一系列的因素,让下面的周厂长等人,都产生了严重的误判,都把曹志强想成某个背景深厚的衙内了。

有了这种想法,那对曹志强的重视程度,必须是拔高拔高再拔高。

就这样,曹志强不得不留了一天,跟卫红机械厂的一群领导海吃海喝了一顿晚饭,然后才利用装醉之法,醉醺醺的被人架回招待所休息。

等到了第二天,他才等到了机械厂派给他的专车——一辆配备专门司机的,只有高级领导才能坐的上海牌760a型轿车。

怎么说呢,这里的兄弟单位啊,真的是太热情,太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