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奇货可居的霓虹友人

但就因为拍了一部纪录片,导致佐田雅志负债累累,结果呢,佐田雅志一家,没从这个纪录片捞到好处,倒是成全了央视。

虽然佐田雅志的父亲,据说是个曾经侵过华的鬼子,但佐田雅志本人,是妥妥的反战人士,对国内的感情也是没的说。

好像在曹志强穿越之前,佐田雅志一直是践行中日友好的那批人,属于难得的日本友人之一。

总之,在曹志强看来,现在这个负债累累的佐田雅志,那是妥妥的奇货可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曹志强可以通过佐田雅志,来进入此时的日本乐坛,从日本市场收割财富。

要知道,八十年代初期的日本,那可是妥妥的如日中天,是战后日本最强大的时期。

得益于强大的经济,此时的日本娱乐圈,尤其是日本乐坛,更是在亚洲圈占据统治地位。

此时的很多港台流行歌曲,基本都是抄袭日本歌,比如《男子汉宣言》,《我只在乎你》等等等等。

与此同时,国内虽然人口众多,且国内的华语乐坛还是蓝海一片,但这里的人均收入也低,且对版权的保护意识也差。

所以在这个时期的亚洲乐坛,真要论赚钱,那还得是看日本。

曹志强还记得,他前世曾经看过一个文章,分析过八九十年代亚洲各地的唱片价格。

在八十年代末,国内一张著名歌手演唱的原版单曲录音磁带,平均才十元钱一盒,专辑也不过十二元左右,不会超过十五元。

而同时期的港台地区,一盘单曲录音磁带的价格,大概是五十元港币一盒,折合当年的rb,大概是二十元左右一盒,价格基本是内陆的一倍。

港台地区的录音带,在八十年代就够贵了,那么八十年代的日本,一盒录音带的价格是多少呢?

答案是,在八十年代,日本一盒单曲录音磁带的平均价格,是1500日元左右,要是一张专辑的录音磁带,价格一般在5000日元左右。

在八十年代,广场协议之前,rb对日元的汇率,大概都是在一比十七左右。

也就是说,同样卖一盘音乐磁带,在内陆是10元,那么在日本就是88元rb一盘。

除此之外,在日本开一场演唱会,赚的也远比国内多多了。

曹志强靠着系统外挂,已经有了日与精通、金嗓子天赋,顶级吉他演奏,顶级口琴演奏,顶级手风琴演奏,以及现代流行歌曲精选三万首。

这么多天赋、技能跟歌谱的组合,如果不趁机在日本大捞一笔,他这不光是暴殄天物,简直就是犯罪啊。

然而,问题在于,曹志强现在是zhong国人,受限于国情跟身份,此时的他要出国去日本,那是十分困难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当做叛国。

所以,他需要一个引子,或者说是有日本人身份的合作伙伴,来带自己把触角伸入日本。

就好像娄晓娥,能帮自己把触角伸入香江一样。

很显然,这位对zhong国抱有好感,且负债累累的日本知名歌手——佐田雅志兄,就是自己最好的猎物。

因此,在曹志强的眼里,此时的佐田雅志,根本不是什么霓虹友人,明明就是流落在赵国的秦异人啊!

从某种程度上讲,佐田雅志的价值,要远远大过一首《长江之歌》。

既然是奇货可居,那当然要趁他病,不,趁他落魄的时候,赶紧跟他做好朋友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