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承包经营制的连锁便利亭

反正这些材料都是轻便材料,经过测试,不管一型房还是二型房,只要装上轮子,一辆人力三轮车就能拉走,当然前提是里面装的东西别太沉。

“怎么样,东西不错吧?”简单解释完的曹志强笑着问项东方。

项东方点点头:“看起来还不错,不过您让机械厂制作这种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总不会是打算自己招人开小卖部,不,便利亭吧?”

“说对了!”曹志强笑了笑,“我还真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不是招人,而是调人。”

“调人?”项东方疑惑的眨眨眼,“什么意思?”

曹志强刚要说话,忽然看了看旁边那个穿着工人服的中年男子。

微微一笑后,曹志强走到那个中年男子身边,顺手掏出一包没开封的香山牌香烟,直接递给对方:“肖主任,您辛苦了,我有点事儿跟我秘书谈,您看……”

“明白。”那个肖主任呵呵一笑,顺手收起那包香烟,“这样,我去抽个烟,你们慢聊,聊完了叫我。”

说完,肖主任就拿着香烟走出车间,蹲在车间门口抽起香烟吞云吐雾起来。

很明显,对方这不只是走开,还有看门的意思,是防止什么人进来。

不过对方这个来派,就好像曹志强要跟项东方在里面做点啥不可告人的事情一样,反倒让曹志强有些尴尬。

咳嗽了一下后,曹志强才转头对项东方道:“实不相瞒,这批便利亭,我是以红光出版社的名义,跟红光机械厂定制的,拍板的是李厂长。

制作这批便利亭的目的,除了赚钱之外,也有整合人力资源的意思。

嗯,简单来说,之后我会把这些便利亭在京城各个人流量大的地方投放,然后主持这些便利亭的人,都会从机械厂抽调,主要是三产职工。

这红光机械厂呢,生产部门其实还好,但三产却太过庞大。

目前整个红光机械厂八千多人,实际的车间工人还不到三千,其余的五千多人,几乎都是服务性质的三产职工。

除去保安跟运输之类比较有用的人员,其他的三产人员呢,平时大都是来工厂混日子的,甚至很多人都是白拿工资,成天不来单位报道的,等于单位花钱养着一群八旗子弟。

这种情况呢,厂里不是不想改,可三产人员规模太大,却大都没事儿可干。

让这些人来上班,也是喝茶聊天看报纸,费电费水费茶叶不说,还给食堂增加压力,中午还得管一顿饭,那还不如让他们别来单位,直接在家干拿工资,消耗反而还小一点。

可长期这样不行啊,所以我就打算进行一个改革,让这些三产人员动起来,也创造一点价值。”

项东方一听就明白了:“你是说,你打算把这些便利亭投放出去,再把三产的人调过去主持?”

“没错。”曹志强点点头。

项东方一皱眉:“可他们乐意么?

去这种便利亭卖东西,虽然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也不如在家舒服啊。

总不能强制让他们去吧?

强制摊派的话,这些人没有积极性,又脱离集体没人监管,反而更容易出事。”

曹志强微微一笑:“放心,这些情况我都想到了,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先找一些相对靠谱的人做试点,让他们去好地段主持经营这种便利亭。

你听我的,现如今这社会,经营便利亭,那收入可比一般上班高多了。

只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政策,比如便利亭承包经营制,每个便利亭都是受总厂约束的承包经营制,然后赚了钱之后,交够份子钱,剩下都是自己的,那经营便利亭的人,收入绝对比正常上班高的多。

只要他们发现承包便利亭更赚钱,他们自己就会积极性爆棚,到时候你想赶他走都不乐意。

而现如今的人还没有多少保密意识,一旦有人承包便利亭赚大钱了,立刻就会成为榜样。

这种事情不用咱们宣传,他们自己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等大家明白便利亭的好处,自然就争着想要承包经营便利亭了。

这样的话,我们再分批分批的把便利亭放出去,顺便呢,以后承包便利亭还得有各种审核,比如交押金啊,或者进行资格考试跟服务培训啊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能让大家认识到,干这个更赚钱,他们自己就会哭着喊着求承包,根本不怕辛苦,也不需要我去强行摊派。

至于那些不想赚钱也不想吃苦的真正懒汉,这种人嘛,一旦发现了,最后总没有好果子吃的,想收拾这种人,总有办法。

毕竟我们是制定规矩的人,只要制定个大多数人都能接受,且乐于接受的规矩,然后用这种多数人的规矩,去收拾极少数懒汉刺头儿,那还叫事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