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不愧是无冕之王啊!

其实身后书架里的书,虽然都是真的,并不只是一个书皮,但基本都是摆设,只是是一个背景。

里面的图书都是充数的,曹志强一般不会拿出来看。

但你别说,在办公桌后搞一个布满一整面墙,且装满图书的书架,确实很有气势,让人一进来就感觉书香气十足,就感觉这里的人特有文化,特有水平。

在这个时期,也不是所有人都讲究用装满书的书架充当背景的,所以曹志强这个举措很能唬人。

可实际上呢,熟悉曹志强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很少看书,至少不怎么看后面背景墙里的书。

倒是报纸杂志,曹志强挺喜欢看的。

像人民日报,北平青年报等大报纸,还有大众电影,故事会等等畅销杂志,他都很爱看。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

曹志强固然很悠闲,蔡玲则是全神贯注,但外面的人,尤其是蔡玲带来的那位男摄影师,却显得有些焦急。

也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还待了这么长时间,难免会有些担心,哪怕并不是情侣关系。

“我能不能进去看看?”那个男摄影师再次问徐静理,“他俩在里面都快三个小时了,马上都要下班了,这,我进去看看可以么?”

“抱歉。”徐静理微笑摇头,“社长说不要打扰,在他们谈完之前,我不能让你进去。”

顿了顿后,徐静理又笑道:“我知道你担心蔡记者,不过你放心,我们社长虽然年轻,但是为人诚恳本分,不会做出逾矩之事的。

再说了,你不相信我们社长,总该相信蔡记者吧?

真要是有问题,蔡记者早喊了,这里可拦不住她。”

一听这话,那个男摄影师叹口气,再次坐下来:“我不是担心这个,就是,就是马上下班了,我想早点回去,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蔡记者迟迟不出来,不是耽误我下班嘛。”

听了那个男摄影师这么说,徐静理愣了愣,然后再次微笑道:“可你急也没用啊,还是再等等吧,兴许很快就好了。”

男摄影师点点头,再次叹口气。

嗯,其实徐静理说的还真没错。

就在她在外面安慰男摄影师的时候,其实蔡玲已经把她的采访稿写好了,并且交给了曹志强看。

曹志强拿起一看,好家伙,真是言简意赅,而且非常的主旋律。

比如在谈到曹志强的过去,蔡玲就是简单说曹志强曾经年轻不懂事,以为学习无用,所以不爱学习,这才导致高一辍学。

但是等他母亲去世后,幡然醒悟,于是虽然已经去工厂上班,但依旧每日勤学苦读,且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甚至吃饭拉屎都在读书做题,就是想要有朝一日参加高考,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而这,就引出了曹志强为何要参加高考。

没错,按照蔡玲的说法,曹志强参加高考,除了要证明自己之外,也是要告慰母亲在天之灵,是想弥补曾经不能尽孝的愧疚。

如此一来,一个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也解释了曹志强为何参加高考,以及高考成绩为何好,因为他比别人更努力,且动力不同。

别人高考的目标,大多数是为了有个好前程,是被逼而学。

而曹志强参加高考的目标,则是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告慰父母在天之灵,是主动求学。

之后他学啊学,反而逐步乐在其中。

这动机就不一样,等于完美贴合了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的理念。

还有曹志强明明预考成绩很不错,自己也很有信心,填写志愿的时候却不写任何一所大学的名字,这是因为曹志强在学习当年那位在高考志愿上填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的董前辈。

他想跟那位董前辈一样,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告慰父母之后,再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则继续回工厂好好工作,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他也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上大学并不是年轻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

相反,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响应国家号召,早日投身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为祖国添砖加瓦,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么一搞,立意瞬间就高大上起来。

换言之,按照蔡玲的说法,曹志强考上大学却不填志愿不上大学,不是不想大学,更不是看不起那些大学生,而是因为他已经是一名参加工作的人。

所以,他不想再跟其他学子竞争,而是把机会留给别人,他自己则甘心回工厂当一名职工,继续本本分分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反正通篇内容,都是在歌颂,看了这篇稿子,都会为曹志强的崇高信念而感动。

毕竟这年头,上大学是多少人羡慕的事情。

曹志强明明成绩优越,能上大学,却甘愿为了祖国建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把名额留给别人,在这个时期,这还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精神。

“就是有点傻。”看着稿子内容的曹志强撇撇嘴,“而且玲姐,你把我写的这么高大上,这么无私高洁,现如今的社会,真的会有人信吗?”

“为什么不会?”蔡玲微微一笑。

“要是我在写一个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的人,或许真没人信,可是你不同。

别忘了,你才十九岁啊!”

拿着稿子的曹志强愣了愣,然后莞尔一笑:

“对啊,我才十九岁,年轻就要够单纯嘛。

呵呵,不愧是干记者的,不愧是无冕之王啊!”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