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找能量更大的人来帮忙

总之,在国内来讲,真正的大企业,还得是国企。

因此,如果能掌握一家国企,才是真正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另外,掌握一家国企,不等于曹志强不能开办其他私企,这根本不冲突。

比如电影厂跟出版社这种单位,目前只能走国企的道路,不可能因为曹志强个人而开特权。

反倒是音像公司跟百货公司,这还可以考虑一下转型私企的问题。

还有,一些敏感行业,比如涉及到半导体、军工武器、大飞机等项目,目前的私企也是不允许进入这些行当的,可曹志强并不想放弃这些。

至少曹志强认为,他能知道未来走向,能避免这些产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他也能利用“迷雾”这个他自己虚构的组织,持续从国家那里捞钱,然后再反哺给自己控制的国企,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跟制造。

问题是,如果曹志强自己无法完全掌握一家国企,他不敢保证自己的资金打过去后,能真正的专款专用,能真正落到实处,毕竟这时候的基层官僚体系嘛,懂的都懂。

所以,曹志强必须拥有一家名义上是国企,但实际被他完全掌握的企业,去进行他想要做的项目。

目前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红光机械厂了。

红光机械厂本身的级别很高,属于部委直属企业。

按照这种级别来算,红光机械厂的书记,也就是董书记,他是属于正厅级,而李厂长则属于副厅级。

这个级别在京城看来不起眼,但如果落到地方,那可是妥妥的高级别干部了。

因此,如果曹志强能拿到红光机械厂这个招牌,就等于拿到一个部队的番号一样,意义相当重大。

与此同时,红光机械厂是军工出身,后来搞了军民两用,本身既能生产军品,也能生产民品,经营范围特别广,很适合曹志强的宏图伟业。

最后,曹志强跟红光机械厂的现任领导都很熟,跟陈家邦这种下一代也很熟悉,双方配合默契,也方便他掌握这家企业。

更不用说,像曹志强手里的出版社、电影厂以及百货公司,都是属于红光机械厂的子单位,有国企招牌罩着,很多地方都很方便,可要是没了这个招牌,真变成私企,那很多地方就不方便了。

当然了,虽然好处多多,但如果曹志强没有杀手锏,他也不敢打着保留红光厂的主意。

毕竟就像李厂长说的那样,红光厂的去留,不是董书记跟李厂长能说了算的,而是更上一级的领导说了算。

而更上一级的领导呢,很明显是不打算继续保留红光厂了,是想着拆分这个厂。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更级别的领导发话,否则绝对没有转圜余地。

是的,说白了,要想办好红光厂这件事,还是要找能量更大的人来帮忙,从上往下压才行。

那么巧,曹志强就知道有个人,无论是权力还是能量,都比冶金部的那票人大。

这个人当然不是什么已经退休的徐大爷,他实际上已经没那么大的能量了,所以他只是个幌子。

曹志强真正想要说服的人,其实是林大爷。

别看林大爷本身的级别,跟冶金部的一把手一样,但实权跟能量却大多了。

所以,如果林大爷以私人身份,用一些特殊理由劝一下现任冶金部的头头,估计问题不大。

换言之,只是保留一个红光厂的招牌、编制跟架构,实际交给曹志强去经营这件事,对林大爷这种人来讲,根本就是小事一桩,都不用惊动更上面的人,林大爷自己就能搞定。

当然,想说服林大爷,光靠交情是没用的,必须给他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

这个好处,当然不是能给他私人什么好处,而是能给国家什么好处。

巧了,曹志强手里,现在就有林大爷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曹志强对说服林大爷这点,可说是信心十足!

(本章完)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