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 能动手,谁还跟你讲理啊?

除此之外,像电控技术,日本在此时也有很不错的研发。

可以这么说,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电动车技术的难题,给攻克的差不多了。

然而结果如何呢?

结果却是,电动车的各种技术,被米国轻松拿走,然后用种种非常规手段,压制日本的电动车技术。

原因也很简单,米国此时掌控了石油,不想那么早搞新能源革命,尤其是不能让日本先搞。

最终,美日在电动车技术上的争端,给了中国机会,让中国后来一跃成为电动车领域的佼佼者,跟米国并驾齐驱。

所以说,日本后来之所以押宝氢能源,真不是他们不知道电动车技术的好,实在是这一块儿已经被米国给坑了。

也正因为被坑过,坑怕了,所以日本后来发展氢能源的时候,各种保密不说,还把能注册的专利全给注册了,让米国一时也不好下手。

然而,你就算技术先进,专利齐全也没用,你小国寡民,没有市场啊。

在日本把氢能源技术搞的差不多的时候,世界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而在那个时候,世界的主要消费市场,基本都是中美两国说了算。

然后,中美看你氢能源专利多,可以,我们换赛道,联手玩电动车,不玩氢能源,摆明了不给日本机会跟市场,坐等专利过期。

没了中美市场,日本的氢能源技术再牛逼也没用。

技术再好,没有市场,也是白搭。

其他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大都是日本先一步把技术搞的杠杠的,结果因为没有市场而衰落。

说一千道一万,这就是小国的悲哀,这就是没有主权的悲哀。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一点,尤其是在这个日本经济还十分强横的八十年代。

在1983年,日本经济世界第二,汽车造船半导体等尖端行业也都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在未来二十年,日本将会真正的和平崛起,成为跟米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强国。

这当然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说,和平崛起这个词,是不是日本最先提出的不好讲,但的确是先于国内提出来的。

只可惜,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和平崛起就是个笑话。

因为和平崛起的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足够强的实力。

只有本身实力够强,强到对方不敢动你,你才可以说和平崛起。

要是你本身就是个弱鸡,人家随便一动就能把你碾死,你还说什么和平崛起,真当米军是吃干饭的?

能动手,谁还跟你讲理啊?

就好比现在,米国就已经开始各种敌对日本,各种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

什么汽车制裁,家电制裁,农产品制裁,等等等等,都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这种限制跟制裁,都还没有白热化,处于试水阶段,所以日本各大企业还对米国充满幻想。

也正因为还对西方还充满幻想,所以日本企业此时对进军内陆的事情,并不热心。

真等全面制裁开始,日本各大企业以及各种金融投资,才开始进入我国,寻求新的出路。

不过要等到这一天,怎么也得到1985年之后了。

而现在这个时间段的日本,毫无疑问就是投资房地产的最佳时间。

不为别的,就因为此时日本的金融政策太过保守,土地供应却十分充足,导致整个日本的房产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也就十分低廉。

低到什么程度呢?

哪怕是东京,只要不是特别好的地段,房价甚至不如香江。

没错,此时的东京房价,还不如香江的房价,这就很离谱。

别的不说,就说曹志强目前所在的这套豪宅公寓,由于地段位于港区的北青山,属于东京政府当前的重点开发地段。

这种地方要是放到国内,后来有个大家都听过的名词——开发区。

没错,现在的港区,就是东京的开发区。

这要到了九十年代,港区这边就属于黄金地段了,未来甚至会超过传统意义的富人区——涩谷区跟世田谷区。

而北山区,又是港区黄金地段里的黄金地段,妥妥的寸土寸金。

这种地方你要是放到两千年以后,别说一亿,三十亿你都买不到。

三十倍的增值,有几个投资项目能比这高的?

反正系统里那个爱情基金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此机会直接变现。

顺便,这种预售包楼制,因为可以直接跟房地产公司谈,私密性可以做到最高。

在当前的情况下,还有比这更好的投资吗?(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