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

比如中国。

其实何止是霓虹国啊,就算是霓虹的爸爸米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八十年代,米国整体民间的氛围中,对华人是相当友好的,虽然也有歧视,但并不严重,更多是同情。

所以在八十年代,华人在米国,地位还算不错,大家对华人的整体印象还挺好。

要不是这样,李小龙也好,程龙大哥也罢,都不会在米国跟日本都很有人气了。

道理也很简单,当你很富裕的时候,你就会对那些感觉对自己没威胁的穷人,抱有很强的同情心,然后就会各种接纳跟爱护。

这就是所谓的优越感跟圣母心。

相反,如果发现这个穷人忽然阔起来了,并且对自己产生重大威胁了,那就没有同情心了,只有厌恶跟反感了。

这就是所谓的嫉妒心跟对抗感了。

巧了,曹志强的人设,恰巧就戳中了日本老百姓的痒痒肉。

你看,曹志强是一名来自落后国家的天才,人家在本国不受重用,才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赚不了几个钱,可一来到我大霓虹,得益于我大霓虹的宽容跟包容,让这位天才人物绽放了光芒。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虽然曹桑来自华国,但他心慕我大霓虹的文化,在霓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霓虹特色的优秀作品,这本身就说明我霓虹文化的魅力。

这样一个优秀人才,怎么能被卑鄙跟阴谋毁了呢?

要真是这样,到时候本国民众会怎么看?世界人民会怎么看?我大霓虹,还怎么走向世界?

嗯,这么说好像有点过,但其实意思也差不多。

换言之,这场发布会的步调,从一开始,就被藤田幸子掌握在手中。

其目的,就是要建立曹志强的人设,加强大家对曹志强的特殊成见,进而在这种人心向背之下,反过来去压迫周刊文春,极其后面的保护伞。

说白了,这就是因势利导,大势所趋。

而这种手段,只能是藤田幸子这种司法家族的人才能做到。

要知道,要做到这点,可不是简单的在发布会上说几个豪言壮语,或者刷嘴皮子就行的,还得有足够的媒体帮忙衬托跟宣传。

必须有大量媒体人帮忙扩散这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引导民众的观念,才能让广大看到这些信息的老百姓,被报道所影响,进而真的相信藤田幸子为曹志强策划的人设。

只要相信了曹志强的人设,回头再让曹志强的那些粉丝一闹,周刊文春迫于压力,肯定会发表道歉声明,并且找个临时工出来当替死鬼,鞠躬道歉。

到时候,这边再宽宏大量的原谅对方,双方就一笑泯恩仇,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最后呢,那些想要找曹志强麻烦的人,知道曹志强的背后能量,不敢再找麻烦,就会反过来寻求合作,比如找曹志强写歌什么的。

而民众呢,则是感觉主持了一次正义,拯救了一个被冤枉的才子,心情得到了愉悦。

与此同时,《东京爱情故事》跟《情书》这两部还没有上映的作品,得到了近乎免费的广泛宣传,曹志强的知名度也会跟着大肆扩张。

一旦作品上映,不管是为了体现自己有文化,还是单纯为了捧场,都要去支持一下天才作家曹先生,至少贡献一张电影票,或者贡献一个收视率的小数点。

回头呢,说不定还要为电影电视的周边产品,去贡献一点钞票,发挥一下粉丝经济。

你看,只是一个新闻发布会,就能让所有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是真正的合作共赢。

要做到这些事情,只能是多个利益团体,尤其是像富士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的通力合作才行,只靠几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些。

所以说,周刊文春极其背后的东家文艺春秋,当然还有那个最大的保护伞,也就是参议院的那名参议员,这次败的不冤。

毕竟他们面对的对手,从来不是两个毫无背景的小明星,而是包括媒体跟司法在内的多个利益团体的联合。

司法家族跟媒体家族联手,一个小小的参议院参议而已,焉能不败。

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

这是利益集团的胜利!(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