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朱祁镇死后

大明为何天下无敌?

因为大明真的天下无敌。

大明拥有最强大的基层架构,最强大的水师、最庞大的工匠规模(稍后会写到),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最拥戴朝廷的百姓。

但是这一切,都在朱叫门的手里毁的一干二净。

大明的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九年;

大明里长制度、粮长制度,在不停的崩坏,十四年未曾更新过的黄册、鱼鳞册,十四年未曾增加过的富户籍(后面会写到)。

大明的缙绅不断的做大,大同府甚至需要依靠石亨,才能完成夏秋二税。

崩掉也先大门牙的是于谦?是朱祁钰?

其实是大明百姓。

那二十二万备操军、备倭军代表的就是大明百姓,他们从来没有操练过,被召入京城,又被送到城门外的民舍里,与敌人殊死搏斗。

他们并没畏惧,击退了强敌,甚至还可以在清风店设伏阻击对方。

朱叫门每失去一道护城河,朱祁钰就会获得一道护城河,最终随着农庄法和大明基层的组织架构的恢复,朱叫门对主角的皇位已经不构成威胁了。

既然不构成威胁,那就拉回来一剑刺死便是。

朱祁镇不死,是因为有人不想他死,比如保护他的袁彬,比如保护他、利用他的瓦剌人。

不是吾咕咕一直拖着不杀,是朱叫门的一步步滑向死亡,意味着主角皇位的一步步构建直至固若金汤。

其实吾咕咕也想过,朱祁镇忽然智商在线,然后跟着瓦剌人跑去和林呢?

毕竟朱祁钰又是削帝号、又是废太子、又是炸帝陵的,朱祁镇就是再废物点心,也多少能猜出点危险了。

但是吾咕咕推敲了许久,最终还是不打算这么写了。

瓦剌人不带着他玩了!

养一个皇帝对瓦剌来说,真的养不起,太昂贵了。

不当皇帝养,那这家伙还有用吗?

用三百精兵换一个大明朝内乱的机会,对于瓦剌人而言一点都不亏。

而且瓦剌人,也想不到大明皇帝这么刚强,直接在太庙杀人。

吾咕咕为什么会想这种拖着不杀的事儿呢?

朱祁镇杀了,一些盼望着朱祁镇的读者,高呼一声,爽!

然后就走了,这书成绩,不就崩了吗?

但是吾咕咕认真推敲了许久,吾咕咕写的是大明朝,是大明朝的是是非非,是一个站在岔路口上的大明朝。

朱祁镇不是个反角,只是一个丑角,丑角再不死,就太闹心了。